第九十六回 鄴城之內陰謀再起 石氏殘胡欲間李農(第2/3頁)
章節報錯
三公子卻也冷漠,“父親,兒子已經大了,各種事情,兒自有分寸。”
“你……”李農手揚起,欲呵斥。這時一旁磨墨的大公子趕緊來到堂中勸道:“三弟如今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父親且安心,為兄教訓他便是。”
三弟見大哥在從旁解圍,便找準時機溜了出去,只往後堂而去。
李農嘆了口氣,“你三弟可沒讓我放心。”
“三弟如今也久歷時事,這個鄴城之內,我們家歷經了多少風雨。想當年父親逃居上白,吾家兄弟在鄴城盡被張豺欺凌,如今也平安無事。父親如今得了高爵顯位,一國所賴,皆系父親,想來再也無人能欺辱咱家了。”
“那時,事出突然,未來得及帶走你們兄弟,徒讓你們遭遇險境,為父失職。”李農嘆了一口氣。
“父親一切都過去了,三弟如今也已長成,定會成為父親的左膀右臂。”
“只怕,其心意不在此,”李農只嘆道,“新朝初創,群臣不安,這亂世還沒到頭啊。”
只一夜李農似蒼老了數歲。
鄴城皇宮陳設依舊只主人已經換掉了
冉閔已得急報,得知新興王石祗已在襄國繼位,右丞相姚弋仲、汝陰王石琨、鎮南將軍劉國等,皆引本部兵敗,欲糾集大軍,直朝鄴城殺來。
星夜,冉閔召見一干心腹,如衛將軍王泰,射聲校尉張艾,驃騎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等入鄴宮議事。
“陛下,事不宜遲噹噹速速進軍,趁敵軍未合併一處,我乞活之軍分而擊之,定能一解如今時局之困。”衛將軍王泰心直口快,先諫言道。
“王泰如今升任衛將軍之職,亦不改直言進諫之本色啊。”冉閔揶揄道。
“臣與陛下起於微末,如今眾兄弟的高位本就是一刀一箭打下來的。我們這些粗人有何依憑,不就是跟著陛下和乞活兄弟,方能在這羯人云集的中原,掙得這方寸之地。但為魏國,末將知無不言。”說完王泰也不回禮,只愣愣的站立。
“王將軍坦坦蕩蕩末將感佩,若論陛下的軍心戰力,放眼四境確是無人能敵。”張艾在一旁進言道。
冉閔拍拍王泰的肩膀,“還是你們這些老兄弟靠得住啊,我魏國如今欲蕩平中原,還少不得諸位多多出力。”
一旁的董閏見氣氛愉悅,瞅準機會向眾人說道:“陛下,幸得過眾位兄弟,弟定當竭誠以效力。若論衝鋒陷陣,披堅執銳,吾等當不在話下。然但若論背後之事,吾等還是……”
冉閔見董閏不言語,已知其意,命內侍給諸位大人添水,緩緩說道:“董將軍欲言又止,看來是不放心這鄴城內的眾位大臣吧。”
董閏忙起身回話,“陛下,離間我燕國眾臣非吾之願,然我等追隨將軍日久,如今將軍得高位了,有些事情,末將不知……”
未及董閏說完,“來來來,如今我們眾兄弟還未賞過這鄴宮夜色,隨朕秉燭遊。”冉閔拉起董閏,回望眾人,說道,“眾兄弟,如今既然我登了帝位,當讓眾兄弟們飽覽一下這鄴宮夜色。”
是夜春風和煦,自冉閔登基之日起,獎掖後進,撫卹鰥寡孤獨,擢選官吏,鄴城漸又恢復了生機。特別是在蒼亭,行飲至之禮,簡拔人才於鄉野,一時朝堂之上人才濟濟。
冉閔扶住一欄杆,心情大好,“諸位,這鄴宮,若是一年前,吾等可想到你我今日之暢遊宮中。”
眾人嘻笑回盼,皆曰:“真沒想到。”
王泰笑著對眾人說道:“都賴大將軍,不,陛下天威,方能鏟滅石氏復我漢人,肇建魏國。”
冉閔也笑意盈盈,“王泰,你這張嘴就是關不住,這都賴你們這幫老兄弟,朕沒有你們,豈有今日。”
一陣微風吹過,侍從上前欲給魏帝披上披風,冉閔擺擺手,意有所思,喃喃說道:“金鳳台、御龍觀、琨華殿、東掖門,死了多少弟兄,朕不會讓這江山旁落。”
眾人憑欄眺望,忽冉閔回身言道:“董將軍,汝意是不放心這鄴城歸降眾臣,前朝眾臣,時勢使然,到底有無誠心,猶未可知。若開殺戒,恐人心喪盡。”
董閏感佩,說道:“陛下知無不言,臣就但說無妨。如今鄴城之內,陛下驟登高位人心不附,欲趁機歸降晉室有之,欲復歸石氏這者有之。如今陛下又大肆提拔人才於鄉野,世族大家之利受損,恐那些士族有想法。吾等是粗人也就罷了,若萬一有人覬覦陛下之位,私相勾結。”
冉閔只重拳捶擊欄杆,“汝意,朕已知悉,豈不知那些士族大家之惡更甚於胡人,胡人只驕奢淫逸罷了,豈不知那些士族只仗著祖上功業,隱藏戶籍,對百姓敲骨吸髓,朕甚惡之。如今使胡睦、王鬱總攬鄴城防務,外鬆內緊,不使旁人察覺為要。朕如今亦覺當時殺胡之令過甚,法度不陰,若憑主上好惡爛加賞罰,則國勢堪危。當得罪證,方能治罪。”
眾人言道:“陛下深謀遠慮,吾等感佩。”
這時張艾上前言道:“陛下,然近憂雖解,遠慮尚存,幽州之地。”
冉閔沉思一會兒,“愛卿之意,確是甚為切要,朕已得軍報,如今薊城已失,燕國大舉來犯。只因國內未平,若無襄國逆賊,石氏餘黨從中作梗,不聽號令。朕幾欲親自領兵,舉三十萬之眾,北討燕國,固我北境。”
一旁的車騎將軍張溫進言道:“聽斥候來報,燕國起三路大軍,其中一路便是慕容恪。”
聽到這個名字,冉閔神色卻是舒展,“原是慕容恪這小兒,”冉閔笑道,“世無英雄而使豎子成名,可嘆我魏國還未收拾國政。若是換作朕,當躍馬而前,慕容家小子,誰可與我為敵。”
王泰還是有些許不安,“慕容恪,似得威名日久,羽翼漸豐。四夷之內,高句麗,扶余皆懾於他威名不敢來犯數年,陛下當慎重啊。”
張溫亦道:“世人皆言燕國具裝鐵騎,舉世聞名;乞活之軍,縱橫天下,兩軍相爭猶為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