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石閔赤身袒露心跡 禇裒含憤鬱氣而死(第2/3頁)
章節報錯
“自古歃血盟誓,以吾今日之血願換得我趙國江山永寧。”
石閔只點點頭,隨即轉身,離開內室。
龍城,蘭太妃府上,段先正在內室,依靠在憑几之上休息。只一會兒小敏過來,向段先遞茶端水。
段先睜開眼睛,問道:“慕容霸已經走了嗎?”
“小姐,霸公子已經走了。”小敏一邊服侍,一邊疑惑不解問道,“小姐既然如此想念霸公子,此去薊城路途遙遠,前途難料,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呢,何不見她一面?”
“他自有他的功業,吾當成其志向。”段先低頭道,“吾本就是亡國餘幸,若再不能遂霸公子騰雲之志,終為庸人俗婦,亦非我願。”
小敏嘆了一聲,“就是苦了小姐和腹中公子了。”
段先摸了摸肚子,“令兒,你助爹爹一臂之力可好?”
說完,腹中的令兒使勁的踢了段先一下,可把她踢的腹部凸起。
正堂之上,高太妃進來拜會蘭太妃,蘭太妃趕緊起身,命小艾忙服侍高太妃入座。
蘭太妃命小艾取出珍藏的茶餅,先火烤使其顏色變紅,在搗碎成末置於瓷器中,以熱水澆之,混以蔥、姜之物。
高太妃品茗一口,喚道:“好茶。”
蘭太妃笑道:“此乃霸兒從徒河帶來了,茶餅產自巴蜀之地,因燕國最近國力日盛,商路大開,徒河集市繁茂遠近聞名,這才能流入到燕境。”
高太妃忽嚀道:“‘止為荼荈據,吹噓對鼎立’,中原物產豐饒,豈是北境蠻荒之地所能比。霸兒外放徒河,終不負先王之託。”
蘭太妃言道:“你家恪兒鎮守平郭,可把我燕國的東境守的固若金湯穩若磐石,使我燕國無後顧之憂,亦是功不可沒。”
“嚯嚯”高太妃卻聲音陡轉,“天下啊,如今中原紛亂,這大好河山,燕主雖是陰刻,卻有志於天下,但如何能錯過此良機。恪兒、霸兒燕王兄弟之中佼佼者,只要他們兄弟同心,何敵不破。”
蘭太妃端起茶杯細細的品茗,“這次出征,有恪兒相助,霸兒在軍中也有照應。”
蘭太妃看著窗外已是蕭索的秋葉,心生感慨。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功業都是王侯將相的,這萬民黎庶都要遭殃了。”蘭太妃放下手中的茶杯,忽問道,“姐姐是漢人,可曾聽聞魯郡五百家溺於淮水之事?”
高太妃嘆一口,“晉室無道,中原失序,漢人流散各地,難得有這麼多人心向晉室,就是可憐那魯郡的百姓。唉,管什麼胡人漢人,百姓能安居樂業,和睦共處,便是聖陰君主。”
蘭太妃問道:“我燕國之師,解民於水火,這一次南下,歷代先王夙願,將成。姐姐也可以回到渤海故地一解思鄉。”
“善始者眾,善終者寡。若能功業將成不忘初心,方能成帝業,若先王能再有些時日,我燕國定能…”
“這次多謝姐姐力薦慕容恪擔任中軍統帥,霸兒原本就是慕容王公,當前鋒自是無話可說,然若,”蘭太妃頓了一下說道,“吾恐禍亂來自背後,有慕容恪在,我定當無憂矣。”
“妹妹哪裡話,我也是看著霸兒長大的,先帝諸妃寥落,我們也定要相互扶持。”
“稟告兩位太妃,不好了,段姑娘要生了,”小敏匆匆趕來。
蘭太妃大急,“快,快叫醫官來。”
揚州廣陵
數月前的雄心壯志,如今皆已消散,喪師辱國,魯郡五百餘家死亡略盡,淮泗之地已全部移手。這晉室南遷之後北伐最大受挫竟是褚裒一手造成的,土地之失尚可收復,然民心盡失,卻該如何挽回,褚裒無顏回都面聖,寫奏表請降罪,自請貶官三等,降為徵北將軍。
自退兵之日起,褚裒一個人靜靜的端坐在廣陵的府邸之中,等待朝廷的降罪文書。
“吱”門推開了,一老僕急匆匆的趕到,“大人,建康的使者到了。”
“拿朝服來。”褚裒穿戴齊整,跪迎使者。使者舉著召令,款款走來,在府中大堂站定,緩緩開啟,宣道:“褚侍中,任重鄙遠,驟逢敗跡,朕心不安……雖欲懲戒,然如今國家艱難,以偏帥之責,不應引咎,逋寇未殄,方鎮任重,不宜貶降……使還鎮京口,解征討都督,欽此。”
使者收攏召書,說道:“褚侍中,接旨吧,陛下體恤你為國操勞,如今雖有小挫,然我晉室諸事繁重,以後還要指望侍中呢?”
褚裒久跪不起,使者小心提醒道:“褚侍中,今後陛下還要多多依仗。”說完,欠身扶著他起來。
褚裒緩緩起身,那老僕卻一臉喜色,說道:“大人沒事了,陛下,褚太后還要多多仰仗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