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改編,大賺一筆(求訂閱)(第2/4頁)
章節報錯
託尼吉爾羅尹又說道:“《心理罪》系列就是警察兼犯罪心理學專家方木的成長史,既然是成長史,方木前期必然不可能料事如神,如同神探。最開始,他就是一個普通學生,不見得有多聰明。”
陳嶼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繼續。”
得到陳嶼的鼓勵,徐吉州繼續說道:“方木的設定一定不能出眾,最好是能讓人記住的普通人。一開始,他喜歡笑,可是當他的同學一個接著一個死去,他的笑容變少了。他善良,樂於助人,所以組建了互助會。又應為他有著天賦,所以發現了兇手的殺人規律。可是,正是因為他的稚嫩,以及對好友的信任,讓他放棄了最值得懷疑的物件。間接的,造成了女主的死亡,這也是他蛻變的開始。”
“影史上,厲害的警察太多了,大偵探也太多了,可那些都不是方木也不能是方木。”
“有道理。”陳嶼笑著說道:“如果方木變成了福爾摩斯,變成了超級警察,那這部電影極有可能失敗。”
有美玉在前,後來跟風者極大機率會倒黴。
陳嶼看向雷老師:“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雷老師神情凝重的搖搖頭。
陳嶼想了一會,說道:“徐導,你和雷老師以及編劇小組,先拿一個樣本出來看看效果。還有,劇本初稿最好能在國慶前完成。”
徐吉州拍著胸脯保證道:“沒問題。”
雷老師也是點點頭,他的作用就是輔助,儘量保證劇本不會偏離原著太多。
陳嶼對於徐吉州相當滿意,有一個頭腦清醒又經驗豐富的編劇,而且他還是拍攝過多部罪桉劇的導演,《心理罪:第七個讀者》的電影改編,成功機率應該比較大。
陳嶼對這個專案非常重視,畢竟是系列的開篇之作,對電影的後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個精通心理側寫的警察,一個滿懷正義的警察,一個與犯罪分子做殊死鬥爭的警察,即將誕生。
方木不完美,有著種種缺點,但他就是方木,不會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變成另一種人。
導演和編劇搞定了,陳嶼也考慮起了演員人選。
不存在什麼先入為主的想法,陳嶼一直秉持著用合適的演員出演合適的角色。
如果說是單部電影,前世出事的李某和超哥都是合適的選擇。
可是,陳嶼想要拍的是系列電影,這就造成了製片方必須考慮到演員的片酬。
李某和超哥都是大明星,片酬可不便宜。要是拍系列電影的話,光片酬都會佔據預算的絕大部分。
雖然《心理罪》系列是罪桉片,對特效的要求較少,但是他依舊需要考慮成本。
而且,時間跨度較大,演員的年齡也是一個大問題。
李某還好,可是超哥已經不再年輕,他出演大學時期的方木會很違和。
相對來說,網劇的主演陳偌宣就不錯。
94年出生的他,飾演大學生,一點都不違和。就算他要演到方木三十多歲的時候,也可以透過化妝解決。
不過,他也並不著急,演員什麼的,其實有很多人選。
華夏的演員足夠多,就算是年輕演員,要演技好和片酬低的也不是找不到。
在一片忙碌之中,漸漸接近六月底,上映近一個月的《隧道》也來到了尾聲。
《隧道》第四周票房還是很堅挺的,走勢和上映三週的《魔獸》差不多,單週拿到將近七千萬的票房。
6月24日,好來塢大片的續作《獨立日2》和《驚天魔盜團2》同時上映。
杜琪峰和古校長合作的動作懸疑片《三人行》,的主題依然是杜琪峰所擅長講述的命途無常,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趙軍旗飾演的醫生、古校長飾演的警察與鍾旱涼飾演的悍匪在“生、老、病、死”輪迴的醫院發生驚心動魄的交鋒。該片的故事並不複雜,無論是警察、悍匪還是醫生,三人共同的特點都是“執念”。
從首映場之後,就有觀眾說亂七八糟、不知所云,觀眾評價不太高。
在首周拿到6258萬的情況下,次周只拿到了3000萬。
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能不能破億都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