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是影託邦,與時光網,貓眼,淘票票的服務物件是個人不同,影託邦的服務物件是企業。

影託邦為企業提供員工福利觀影卡、營銷禮品卡、積分兌換電影票、電影娛樂營銷等服務。平臺覆蓋全國 6000 +影院,支援線上選座,支援多種線上支付及兌換方式。

拿下了影託邦,陳嶼等於也有了自己的發行公司。網際網路o2o全新發行模式,線上精準運營,鎖定票房。

這種發行方式貓眼電影玩過,而且玩的很好。

回顧國內電影線上票務市場的發展歷程,也曾出現過“百家爭鳴”的局面。2008 年,國內首個線上票務平臺——格瓦拉成立,從此開啟了國內電影線上購票的大門,解決了線下實地購票排隊久、購票渠道單一的困局。

隨後,2010 年2013 年,蜘蛛電影、摳電影、美團電影、時光網、企鵝電影票等相繼成立。而美團電影開啟的電影團購業務,也為電影線上購票貼上了“優惠”“低價”的標籤,也是在此後,電影線上購票市場開始展現出它的威力。

2014 年,美團電影更名為貓眼電影后,參與發行了電影《心花路放》,並藉助大規模票補奪得了當年國慶檔票房冠軍。同年,國內電影市場的線上購票佔比首次超過了 40%,線上票務進入了新階段。

自此,bat 等網際網路巨頭開始涉足電影線上票務這一業務板塊,某寶電影(淘票票前身)、微票兒、糯米電影等相繼出世,在資本和流量的優勢之下,他們迅速佔領市場,併成為主流電影線上票務平臺。

但是隨著行業逐漸飽和,電影線上票務平臺之間的競爭和壟斷也逐漸加深。

到了後世,貓眼和淘票票成為了行業內的兩大寡頭。國內電影的線上票務市場競爭格局中,貓眼、淘票票分別位列線上票務市場前二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 86%。

陳嶼要做的就是加速佈局,這點,後世的抖音也有做。他們同樣收購了影託邦,併入到了抖音系統中,並且更名為抖音電影票。

抖音這麼做,自然是有道理的。

售票業務對於抖音和貓眼、淘票票而言,是完全不同的業務地位,在抖音的電影業務體系裡,電影宣發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現在推出的售票更像是給到宣發的增值服務,而貓眼、淘票票則是以售票為核心業務。

因此,就算照著學,陳嶼也要學的像學的好。2015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 440.69 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71.36億元,佔總票房的61.58%。

電影行業的發展,為線上電影購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抖音的活躍使用者主要是年輕群體,這跟電影的需求使用者比較重合,再加上抖音社交和電影同屬娛樂的性質,這有利於使用者的購買力轉化。

因此,線上票務平臺陳嶼無論如何都要插上一手。

有了陳嶼的命令,手下很快就行動了起來,沒用多少時間,時光網和影託邦的資料都在他的手上了。

時光網可以pass了,他已經從其他渠道得到訊息,萬大確定要收購時光網,而且還是溢價收購。

本來時光網兩億的高價他還可以試試,現在萬大確定入場,還要溢價他也不用更近了,直接放棄好了。

真正值得他費心的還是影託邦。

影託邦背後的公司是天空之城實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不算久,法人是詹靜,註冊資本只有七百多萬。

其實這家公司背後和香江的大地影院集團有關係,不過牽扯並不是很深。

收購這麼一個平臺應該用不了多少錢,千八百萬應該差不多了。

錢不是問題,最為主要的是對方要不要賣。

對方攤子鋪的大,目前還在虧本中,而且市場有限,如果陳嶼出手大方,對方願意出手也不一定。

快下班的時候,他終於有了個大致的思路,剛準備離開辦公室,接到了萬大張總打來的電話。

這位要約他見面,談談接下來的發行合作。

看來知道陳嶼接連上線兩個大專案,對方也坐不住了。

魔都的一家商務會所中,陳嶼又見到了老朋友,萬大的張總。

兩人已經是老朋友了,簡單的寒暄過幾句,就進入了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