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微微一點頭:“真的。”
上輩子,李承乾在某個時間段突然對對對子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抓著《笠翁對韻》好一通背之後發現,這個其實就是唬人用的,對對子主要還是看天賦。
沒那個天賦,就是把一副對聯裡面所有的字都給你,你都拼不出來。
但往日裡沒有半點用處的《笠翁對韻》今天卻派上了用場,在李小四渴望的目光中,李承乾直接把《笠翁對韻》的第一篇給他背了一遍。
沒有沒用的知識,只有沒用的人。
用孺子可教的眼神目送李小四歡天喜地的離開,李承乾覺得整個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昇華。
唉,看來自己這好為人師的臭毛病是改不了。
“殿下,不知這《笠翁對韻》是何人所作?為何老臣對此一無所知?”
李承乾正沉浸在教書育人的快樂之中,被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回頭去看才發現是魏徵不知什麼時候來到自己的身邊。
“魏老什麼時候來的?”
“殿下贖罪,老臣來時殿下正在與衛王殿下探討詩詞,老臣一不小心聽的入了神,望殿下不要見怪。”
魏徵一臉的誠惶誠恐,他這輩子讀的書也不少,可《笠翁對韻》他著實是第一次聽說,初時不以為意,聽聽著聽著就不知不覺入了迷,直到李泰離開方才醒悟,自己該不會聽了什麼不該聽的東西吧?
皇室不比普能人,往往都會有些秘傳什麼的,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李承乾這麼小的年紀,就能寫出那麼好的詩。
與擔心自己被滅口的魏徵相比,李承乾則是擔心自己的戳穿,打了個哈哈:“什麼見怪不見怪的,這《笠翁對韻》是我聽一個老道士講的,當時覺得好玩就記了下來,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今日正好青雀說他對詩詞一道頗有興趣,索性就背給他聽聽。”
聽說是道士傳出來的,魏徵忐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暗自琢磨長安那些有名的道士是誰有這般才華,能寫出這般淺顯易懂的書。
李承乾哪敢給魏徵多想的時間,很快便岔開話題問道:“魏老,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有……”魏徵臉色刷的就變了,一拍大腿:“壞了,陛下召見。”
李承乾愣了一下:“什麼?”
魏徵卻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拉著他就往外跑:“剛剛陛下派人傳旨,要殿下與臣一同去麗正殿議事,壞了,壞了,剛剛只顧著聽書,卻把這等大事給忘到腦後。”
這麼大的事情都能忘?
老魏你果然作的一手好死。
李承乾都不知道說什麼了,反手抓住魏徵,悶頭就跑。
可憐老魏四十多歲的人了,本來常年不運動身體就不好,再加上這麼一跑,等到了麗正殿,連肺都差點喘出來。
這要是放在以前,正在議事的老傢伙們再如何也要問上一兩句。
但今日卻沒有,一個兩個面色陰沉,好像是有人抱著他們家孩子跳井了似的。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柴紹,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蕭瑀……,文臣武將十多個人將御書房擠的滿滿當當。
一看這架勢,李承乾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是明白了什麼。
突厥人終究還是要南下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