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這個我真不懂(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沒了往日的灑脫,見李承乾與魏徵來了,指著蕭瑀身邊的位置:“魏卿這邊坐吧。”
魏徵從善如流的自己過去做了,李承乾倒是想要問問自己坐哪,考慮到老頭子應該正在火大,臊眉耷眼的出溜到李世民的身後。
這人吶,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
自己能吃幾碗乾飯心裡要有B數。
電視劇裡看來那一點似是而非的冷兵器作戰知識,不說是不是導演組編的,就算不是,也沒法跟這幫在戰場上打滾殺人如麻的殺坯相比。
所謂露醜不如藏拙,對於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李承乾向來都是躲得遠遠的。
原本還在擔心李承乾會不會亂說話的李世民見他如此知趣,心下稍安,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今日早間,有邊關書信來報,突厥遣使執失思力前來長安,恭賀朕初登大寶,還有四日便會抵達長安。”
眾人沉默,在座的都是訊息靈通之輩,具體發生了什麼一個比一個清楚。
要說有人糊塗,那就只有魏徵。
不過魏徵又不是傻子,儘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這麼大場面肯定不是因為突厥使者就是了。
果然,李世民等了片刻,再次開口:“頡利匹夫這是欺我大唐無人啊,明修賤道暗度陳倉,表面上遣使來賀,實際上,突厥拔野古部數萬騎兵正在兵進烏城,若不是程知節、屈突通率領大軍將其阻攔,只怕已經進入關中。”
只有幾萬人嗎?
是不是太少了些,書上不是說二十萬麼?
李承乾微微蹙眉,總覺得事情哪裡不對勁。
大唐的軍隊就算再廢物,也不可能連幾萬騎兵都攔不住。
就算真的攔不住,憑藉幾萬騎兵頡利也不可能把李世民給逼的簽定城下之盟。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還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李承乾想了半天,陡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烏城在什麼地方,是南是北,是東是西,距離涇州有多遠,完全就是一問三不知。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先知先覺又能如何,總不能直接告訴老李,頡利會在二十日攻下涇州,然後攻武威什麼的吧。
萬一老李追問你怎麼知道的,要怎麼解釋?
這根本行不通啊。
李承乾在那跟自己較勁,群臣則是義憤填膺,幾萬人就敢南下,拿豆包不當乾糧還是怎麼著,或者就像陛下說的那樣,欺我大唐無人乎?
柴紹越說越激動,索性直接起身請命:“陛下,臣願帶兵北上,勢將頡利暫於馬下。”
“臣亦願往,不把頡利匹夫碎屍萬斷,難消臣心頭之恨。”
“臣請命……”
一群見了打仗恨不能把腦袋削尖了往上衝的殺坯,腦子裡除了打打殺殺就沒別的了。
李世民臉都是黑的,偏偏又不好打擊這幫傢伙的積極性,無奈轉頭瞥了一眼身後還在跟自己較勁的李承乾:“太子,此事你如何看?”
一個小毛孩子,能有啥看法?
柴紹,李道宗、候君集甚至包括李靖在內,全都以為皇帝把太子叫來是想讓他長長見識,畢竟是將來要繼承大統的人,不能連怎麼打仗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