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帝說的沒錯,大宣立國之前,太祖皇帝沒有稱王。

太祖皇帝當時的稱呼是聖武將軍。

梁振瑞叫聖威將軍,在他的軍隊裡有聖威大旗。

以此判斷,當時的梁振瑞幾乎和太祖皇帝平起平坐。

那梁振瑞為什麼又稱王了?

無外乎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梁振瑞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叫瑞王。

第二種可能,周圍人出於尊重,稱呼他為瑞王。

這種外號不是隨便起的,瑞王也不是隨便叫的。

這兩種可能,都意味著同一件事,他在軍中的聲望,已經超過了太祖皇帝。

在推翻大乾之後,到底誰會成為大宣的國君,在當時很可能是個未知數。

但在李沙白擊敗梁振瑞之後,梁振瑞被乾君包圍,事情變得明朗了。

太祖皇帝只需要做一件事,靜靜等著梁振瑞死在戰場上,皇位的歸屬就沒有懸念了。

而當時的怒祖,肯定站在太祖皇帝這邊,因而對梁振瑞的求援視而不見。

當時儒星也在,或者叫尚在人間的儒聖。

他在這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從李沙白的畫中來看,他應該是個旁觀者。

把儒聖先放在一邊,這場戰役裡,除了梁振瑞和李沙白,還有兩個關鍵人物。

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這兩個人的身份能確定麼?

學士們查過所有史料,沒有關於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的記載。

事實上,大宣國的第一任驃騎將軍,是在寧宗時期冊封的,那個人徐志穹還認得,正是岐王梁振杰。

在梁振瑞活著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大概和瑞王的來歷一樣,大機率是梁振瑞給他們起的綽號。

不要小看了這綽號,如果梁振瑞成功稱帝,這可就成了封號。

那麼這兩個人會是誰呢?

暫且把他們兩個放在一邊,再看看梁振瑞的結局。

梁振瑞死後,被乾君摧毀了魂魄。

按照當前已知的邏輯而言,梁振瑞應該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了。

但別忘了李沙白的那句話:“霸道出凡塵,元神能離魂。”

倘若當時的梁振瑞修為已經到了凡塵之上,他的元神可以從魂魄之中逃離。

元神來到了千乘國,成為了千乘國的初代神君。

這就是徐志穹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