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經阻滯適應症:1.膝關節鏡檢查術。2.大腿前部的淺表手術。3.股四頭肌肌腱修復手術。4.髕骨骨折手術。5.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術的術後鎮痛。

股神經阻滯的麻醉範圍,其實與這個病人要做手術的範圍,正好處於交叉部位。

如果復位時,力量和方向沒選擇正確的話,就會切割到未麻醉部位的肌肉。

相當於是沒有麻醉就在給病人進行操作。

即便聯合了坐骨神經阻滯,也只是把膝關節以下的感覺和觸覺給暫時麻痺掉,膝關節上方的感覺和觸覺,只能說不確定。

皮神經分支阻滯,倒是坐骨神經和股神經阻滯聯合麻醉之外的較好補充。

只是這種皮神經分支阻滯極難把控,屬於高精尖的操作,而且適用性並不強,因此並沒有多少麻醉醫生會往這個方向鑽研。

楊弋風竟然會這樣的麻醉,讓周成頗為驚訝,不過想到楊弋風自己是骨科的研究生,對基礎的解剖知識領悟比較深刻,再加上會用床旁彩超的話,倒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至少,這樣的神經阻滯,周成就是不會的,他只是骨科醫生,又不是麻醉專業。

周成到的時候,阻滯差不多打完了。

楊弋風接著用針尖輕輕地戳了戳病人大腿附近的面板,問:“還痛不痛?”

“不痛了,沒感覺了!”

“哎唷,舒服多了。”

“一點都不痛了,謝謝你啊,醫生。”病人呼吸逐漸平緩下來。

對他而言,只要不痛,那種感覺簡直太美妙不過了。

楊弋風把阻滯針拔了出來,說:“病人的骨折斷端正好嵌插進肌肉的情況下,傷及的肌肉存在著變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扭矩張力,如果這個時候再施加任何側方應力,都會產生較大切割力,產生劇烈疼痛。”

“我們肌肉的痛覺感受器對切割的力量極為敏感。”

“所以如果加用了皮神經分支的各自阻滯,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這樣的情況。”

“不過這只是短時阻滯,我估計最多隻能維持30分鐘左右,蔡老師,鍾教授,這個時間夠了麼?”

聽到楊弋風這話,一旁的麻醉科主任曾主任笑呵呵地道:“夠了夠了,肯定夠了。”

“今天可算是真長了見識了,以前只是在學術交流會上,聽人說過這種分支皮神經阻滯,會的人極少,沒想到,小楊你竟然會這樣的阻滯操作啊。”

“真希望你能來我們麻醉科!”

蔡東凡可能是覺得現在解決了病人麻醉的這個大問題,所以開玩笑道:“曾主任,小楊可是丁教授的寶貝學生,你要是把他忽悠進了麻醉科。”

“我估計丁教授會不介意讓你見識見識骨科老教授的拳頭。”

曾主任的嘴角扯了扯,想起自己連蔡東凡自己單挑都打不過,更何論去單挑丁教授連帶著一大群徒子徒孫呢……

就搖搖頭:“我就開個玩笑。”

楊弋風打完麻醉後,就道:“蔡老師,鍾教授,我麻醉打完了,我就先下臺了啊。”

說完楊弋風就要脫衣服。

“小楊,你別下臺啊。這股骨的手法復位,需要蠻大力氣的,多一個人多一份力。”蔡東凡有點愕然地道。

楊弋風幫了這麼大忙,正式操作的時候,就不讓他來了,這說不過去。

楊弋風卻退了兩步,搖搖頭笑道:“我相信鍾教授和蔡老師肯定能完成後續的操作,我就在臺下看看吧。”

“以前沒接觸過手法復位,也幫不了什麼忙。”

說完,伸手接了衣領,這算是已經違反了無菌原則,被動下臺了。

蔡東凡也就不敢拉了。

張正權皺了皺眉頭,好像有點看不懂楊弋風。

何止是張正權,周成也看不懂。

鍾華和蔡東凡見楊弋風個性十足,也就不勸了。

骨折的手法復位,其實與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都要充分牽引,充分牽引的前提是要有兩個反張力,否則的話,病人直接就被拉下手術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