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教授的字尾(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閆學東聞言深吸了一口氣,而後非常可觀地分析:“小周,你的提議我是能理解的,當然,也認為這樣的想法頗為不錯。”
“只是要做成這件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比如說啊,先不提要開設技能考核需要多少人手參與。”
“單憑這技能等級測驗儀,就是難以實現的,我們如何精準地評估一個人的技術水平,這也是很難客觀化的,當然,或許你也已經有了相應的思路。”
“不過我還是覺得,即便是小範圍的試點,這都需要的人手不少啊!”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按照周成現在所述的客觀標準而言,雖然足夠詳細,而且也非常可觀,執行性很高。
但這會涉及到很多方面——
就單純是住院醫師階段,你如何找最優秀或者相對優秀的住院醫師,把他們的技術水平資料化和客觀化,這是難點。
主治醫師以及副教授、教授等就更加不用提了。
張興澤也沒閒著,在閆學東話畢,給了眾人大概半分鐘的思考時間後,才說:“小周,我在這裡提一個問題啊。”
“就是假如,在新的研究方向開展之前,每個人對每一種技能的理解和認為,都是不一樣的,在任何事務都沒有定論之前,你如何確定,誰是正確的,誰是錯誤的呢?”
“不能講因為你定下了客觀的指標,那麼你就是正確,別人就都是錯誤,也不能說你就是錯誤,本來在學術領域,就要允許這樣的差異存在……”
張興澤和閆學東兩個人考慮事情的角度都是非常全面且客觀的,這也是一個問題。
當然,這樣的問題,周成自然是早有準備的,其中半個月,他都在模擬和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模式。
“張老師,謝謝您的提問和指點,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花費過時間進行過比較客觀的研究。”
“首先,我們臨床上的手術也好,還是對病種的理解也好,在前期,也就是我們臨床醫生學習的時期,必然要經歷的就是,見習、熟練、專精三個層面。”
“見習很好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是從看到它、瞭解它、精通它這麼過來的,我認為,只有你在精通了現有領域之上,才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否則的話,憑空而起的新思路,那肯定是會脫離現實的。”
“推陳出新,既是此理。”
“一般情況下,只有教授或者副教授階段,或者是等同於如此水平,才會對一種疾病有獨屬於自己的理解。”
“各位老師,我不是片面啊,我說的是等同於這個水平。”
“那麼各自的理解不同,但是又無法相互解釋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暫時認為,這個問題啊,暫時是不完美的,至少不是絕對完美的狀態,還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議。”
“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這就有點類似於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理論和學說,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把更深一層的技能定義為如意。”
“這個如意,並非僅僅只是隨意,而是代表了無限的可能性,而在可能性之上,才有那一點的完美,完美然後又要輪迴到如意。”
“取如意之意思,不要把所有的思維僵化和鎖定死,可在沒有重新定義的完美出現之前,如意這兩個字,我認為是最為貼切的。”
周成闡述著自己的思路和理解。
“如意?”張興澤一邊重複著,一邊吧唧嘴,然後點了點頭:“這個詞很好聽,寓意也頗為不錯。”
“我的問題算是你已經回答了,接下來你回答一下閆教授的問題吧。”張興澤往閆學東方向一指。
一般而言,院士並非職稱,只是身在科學院的一種榮譽,院士之間,不會叫院士這個稱號,特別是在專業人員互相交流的時候。
周成對張興澤道謝,接著說:“對於張老師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其實學生也有比較深入地思考和考慮過。”
“當然,要在前期階段就投入龐大的人力和物力去進行等級的直接標準,是相當困難的。”
“所以啊,張老師,我就想了很多辦法,最終把這個解決辦法,簡化成了一個小程式遊戲,算是在消遣之餘,能夠蒐集一些資料,若能推廣上這個,這就是一種相對比較簡化的篩選模式。”
“我的意思是啊,如果能夠把這個遊戲玩得比較的情況下,那麼他的技術和認知水平,想必是不錯的,至少,在我看來,他是可以為完善這樣的體系做出很多貢獻的。”
“以上是一個目的。”
“其二,我在打算開發這款小遊戲的時候,其本意,是為了把現有的一些醫學知識碎片化、有趣化,系統化,讓玩的人在玩的過程中,能夠大抵知道一臺手術,到底需要哪些因素,有哪些細節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