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一種被威脅的感覺!(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正的臨床上的技能,才是本科的他,和周成相差還很遠。
不過後來,杜嚴軍漸漸熟悉後,並且自己單獨值班了,才覺得,嗯,自己是研究生,學東西還是蠻快的,而且自己還要開始寫文章了,這就是和周成的差距。
可現在看來,還是自己太過年輕了啊。
……
周成望著三雙眼睛,心裡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才說:“周老師,要不我們還是先把另外一顆克氏針也打了吧,現在我還不敢松力。”
“這樣按著還是蠻費勁的。”
聽到這話,蔡東凡馬上反應了過來。
立刻吩咐巡迴護士把另外一根克氏針給裝到了電鑽之上,然後找準了位置。
對杜嚴軍嚴厲說:“嚴軍,機靈點,別發呆,給我固定一下進針點。”
“沒看到周成那裡卸掉肌肉的力量很費力嗎?”
現在正在手術,先做事,這是手術檯上的第一原則。
在醫院裡,病人的病情,是第一要務。手術室更是如此!
蔡東凡站在了主刀位,就要為患者的手術質量負責,所有的助手都是協助他來手術的,因此去研究周成是怎麼做到這樣的,那是之後的事情了。
因為蔡東凡作為主任醫師,在外面開會的時候,聽到過很多厲害的教授都說,在處理骨折移位的過程中啊,要順毛捋,不能蠻力地去搞。肌肉有時候很可愛的,我們要巧妙地藉助它們的走形和特性!
只是怎麼完成順毛捋的動作和掌握力度,蔡東凡自己都沒學會,嘗試過幾次,就放棄了,有點兒高深!
完成了兩根克氏針的交叉固定之後,內側的手術,就變得頗為簡單了。
骨折三大原則。
復位,固定,康復。
現在已經完成了復位和臨時固定,那麼就只要做堅定的固定即可。
選了脛骨內側固定專用的T型鋼板,咔咔咔咔咔。
很絲滑的,蔡東凡就在杜嚴軍的一助及羅雲二助的幫助下,把鋼板給釘了上去,這下,就再也不怕內側的骨折再移位了,內側平臺,處理完成!
接著再做外側。
周成還是要往對面的第三助手位置走!
可蔡東凡把周成拉住了,就說:“周成,你就站我下手位。羅雲,處理外側的話,你來拉鉤吧。”
羅雲點了點頭,只是內心有點苦澀。
蔡主任啊,我可是你的第一任‘學生’啊,比你的第一個研究生都還要早,你現在是因為我年紀大,就要放棄我了麼?
杜嚴軍站在一助助手位,看了看周成,心裡有點發憷。
有一種地位被威脅的感覺。
PS:第三更到了,理直氣壯地求收藏和推薦票,打賞、月票也要。
再次謝謝書友20210129175952868 1500起點幣的打賞,這是答應你的加更,送到了哦。
追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