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水平有高低(求收藏,求推薦票,求追讀,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蔡東凡是主刀的位置沒變,杜嚴軍的一助手位置仍然沒變,但是周成明顯被從次要助手的位置,提到了二助。
也就是蔡東凡的下手側,在這裡,有更好的手術視野。
羅雲其實也無所謂,脛骨平臺的骨折切開復位術,他也能做,只是水平不咋樣,這臺手術如果不是蔡東凡上臺的話,他也能拿下來,只是可能時間要得久,而且手術的質量比不上蔡東凡而已。
其實手術的流程羅雲心裡早已經熟稔,而且跟了蔡東凡這麼多年,蔡東凡的手術習慣他也知根知底。
他現在欠缺的是火候,並不是去看蔡東凡怎麼做手術,而是要自己去琢磨怎麼提升自己的手術質量,這才是關鍵。
多看一臺手術,少看一臺手術,差不了多少。
因此羅雲也不過是心裡吐槽一下。
對周成和杜嚴軍兩個萌新,近距離地觀看完整手術流程與操作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親自給杜嚴軍帶教,這也是蔡東凡今天會接手這臺手術的目的。
不管是周成也好,杜嚴軍也好,無論如何,他們爭的都只是留院名額,與羅雲又不形成什麼競爭。
甚至即便他們進了醫院,那也不屬於同輩人物,仍然不構成競爭。羅雲的心態自然放得很寬,打量著杜嚴軍和周成兩個。
發現周成此刻非常閒定,沒有因為得到了第二助手位就非常興奮,反而是看著杜嚴軍稍微有點戒備的眼神,帶著無奈。
是的,周成的臉色是帶著無奈,杜嚴軍的眼神中充滿著戒備,稍縱即逝。
周成當然是無奈了,因為其實從這臺手術開始的時候,周成就感覺到了自己從頭到尾對手術的流程都有一種拿捏感,而且身負完美技能,他還能比蔡東凡做得更好。
就好比手術入路的選擇,至少周成就不會選擇前內和前外側的聯合入路,而是會選擇LL入路。
操作的過程,周成也不會像蔡東凡這樣停停頓頓,這就是一臺簡單的脛骨平臺V型手術而已。
周成看完上半場的內側切開復位內固定,就知道了蔡東凡的水平大概就是在熟練程度,連精通都算不上。這就算看了蔡東凡的手術,也得不到什麼提升。
反而是讓杜嚴軍對自己有了戒備之心,周成自然覺得無辜和無奈。
但是明面上,周成還是道:“謝謝蔡老師,謝謝羅老師。”
蔡東凡讓他站了第二助手位,羅雲讓的這個位置,都得謝。
蔡東凡默不作聲,繼續選擇了接下去的手術,蔡東凡只是覺得,周成雖然只是規培生,但也好歹是自己帶的下級醫生,也是‘記名弟子’,可以厚此薄彼,但也不能表現得太過分。
包括以後對張正權也是一樣。
這才是自己作為上級醫師,帶教老師該做的事情,今天把張正權支開就是為了讓杜嚴軍多上臺,確實有點不那麼厚道。
但沒辦法,杜嚴軍是自己的學生,他有心爭留院名額這個機會,自己作為老師,也只能助他啊。如果杜嚴軍能夠留下來,那是比羅雲還要親近的關係。
真·師徒關係啊。
不過接下來處理的是脛骨外側平臺,外側的骨裂,不像內側有過多而且強大的肌肉止點,因此沒有太多的肌肉牽拉,骨折的移位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內。
蔡東凡作為主任醫師,在暴露了骨折的斷端後,用骨剝稍加點壓力,就把裂開的骨折給復位到了比較好地位置,因為可以外向施加壓力,因此連克氏針臨時固定都不用打。
直接把外側的鋼板也打了上去。
這個時候,就已經完成了骨折治療原則的復位和固定,可是呢,這可還沒完。
整臺手術室必須要有手術流程和嚴謹的思路的。
接下來自然就要回到脛骨平臺分型的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