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無疑就是承包學校食堂,承包公共廁所,公共澡堂和小賣部,這些涉及到經營管理的部門,賺起錢來最為快捷、也是最多的。

但問題是,

要想承包學校食堂,甚至是公共廁所這些東西,不僅僅需要向學校貸款,對各種設施、裝置進行必要的改造。

並且承包人還得懂經營管理,其中還涉及到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

光是這幾條,就得刷下去99%的學生,讓他們不敢輕易涉足這些行業。

要知道學生們在學校裡承包食堂,澡堂,小賣部,得自負盈虧。

學校的賬目上,會把他們的虧損金額記下來,以後會讓他們長年累月的慢慢歸還,誰也別想抱著僥倖心理賴賬!

所以,

真正敢出面弄這些大一點的生意的學生,多半都是一些有點真本事,並且膽量還足夠大的人,只有他們才敢幹。

而更多的學生,則會選擇那些相對來說掙錢比較少、但也更加穩當的勾當,來給自己創收。

比如說在學校裡,無論是哪一門課程,只要能夠考到前10名。

那麼學校就會給他們相當豐富的“生存券”,作為獎勵。

這種獎勵,是大多數普通學生獲得生存券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除此之外,

在校學生們,還可以透過幫助打掃環境衛生,幫忙修繕學校房屋和宿舍這些勞動,獲得一部分生存券。

根據範長久老師的說法就是:有那個經營管理能力、又還有魄力的人,那就去承包食堂,承包澡堂和小賣部這些部門好了。

如果光有經營管理能力,又有點技術,但是又沒有獨立做生意的魄力的人。

那他完全可以去協助那些承包食堂,承包公共廁所的人,在人家手底下打工,以換取一些報酬。

而至於那些佔大多,既無經營管理的能力,也沒有魄力的同學,那他們就靠著出賣自己的力氣、靠著手腳勤快賺錢好了。

反正學校設立這個生存券,而且鼓勵同學們想方設法多賺錢的初衷就是:各盡所能,各展所長。

能憑頭腦賺錢的,鼓勵,學校甚至還敢給他貸款,讓他擴大經營規模、裝修經營場地。

以便為廣大的師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假如只能靠力氣賺錢的同學,學校也歡迎,並不會因此而歧視他們。

反正學校這樣做,核心考慮只有一點:從小培養所有人的競爭意識,所有的學生們都要明白,只能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

學校絕不允許出現懶人,出現那種動不動就依靠別人,動不動就躺平的人。

不過在山村學校這種大環境,這種氛圍當中,確實還沒有出現那樣的人。

畢竟環境會影響人,也會改變人,身邊所有的同伴都在努力,誰還敢不努力呢?

這就和後世很,多家長拼命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進那些校風好的學校,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一個學校裡所有的孩子都是那種很有上進心、很認真鑽研學問的孩子。

時間長了,就連那些差生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