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關於《寄生蟲》的剖析和一點小陷阱(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長安沒想到《寄生蟲》拍的這麼快,但畢竟是三個國家導演一起拍,不快就壞了。所以他還是很高興,屁顛屁顛就去看成品了。
畢竟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啊,他可是吹牛出去了,這部拿大獎,奧斯卡都不在話下。
地點在電影學院,大夏,西巴,櫻花三個負責拍攝的人都在這裡等著李長安到來,因為這部片到底行不行,得李長安說了算。
“不急,請先看片子。”櫻花國的女導演用櫻花語說道,眼神中帶著崇拜。
畢竟點子是李長安給的,劇本也是,分鏡頭劇本都給好了,他們照著拍就行,而且他們越拍越是心驚!
實在是太牛逼了,諷刺很到位。
李長安聽這話有點彆扭,一個女的用櫻花語跟你說,先看片子。
這樣我很容易想到你們國家的那幾個明星啊.......
但李長安沒有廢話,直接坐在那裡看了起來。
拍的很完美,畢竟自己給的劇本已經完全版了,而且又是三個國家的優秀青年導演一起拍攝,能不好嗎?
比原來的都要好些。
“說說吧,你們從影評人的角度說說這部《寄生蟲》。”李長安毫不客氣,像個大爺似的坐在那裡。
首先開口的是那個請李長安先看片子的櫻花國女導演,名字記得不錯的話叫木本久美子,一口貴族的關西腔,凸顯著她的身份。
但在這裡她說的是中文。
這是李長安要求的。
“錢就是熨斗,可以把一切都燙平。
貧窮就是石頭,不是你背在身上而是一直依附著你,貧窮是有氣味的。
“窮則生計,為了活下去,做什麼都是可以的。”
木本久美子用了影片中的臺詞。
“富人良心,沒有生活的壓力,才可以單純的善良。”
“怎麼說呢,原本男主一家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工作,可以透過資本模式原始積累改變心態慢慢跨越階層,這一代不行等下一代”
“可是看著社長那一家離開後他們在別墅裡放縱的樣子,確實是窮人思維固定之後就很難改變了,一場大雨後變回原型也是理所應當。”
這便是木本久美子的評價,矛盾,衝突,根本。
李長安又看向了西巴國的導演,樸昌樹。
他攤了攤手說道:“在我看來,社長這一家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但是最終社長被殺死正好體現了階級矛盾的問題。”
“總之,最終結論還是要多賺錢。錢可以讓人生更自由。這是世上的財富有那麼幾種,健康,金錢,自由的時間,幸福的家庭和良好模式輔助的人際關係,精神財富內心的平靜。”
最後才是大夏這邊的那個青年講話:“我覺得他們把我說的都說了。”
李長安:.......
就這?
算了,也確實沒什麼了,那就讓他來說深度的吧。
“其實這部影片的故事有些離奇卻又很現實。你們會發現它不同於一般傳統上的電影,看過之後,你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人物,也就是說,裡面的人物都是型別化的,沒有獨特的個性特點。這些型別化的人物只是為影片的主題服務。”
所有人都好奇起來,主題是什麼?
“怎樣的主題呢?其實就是制度的建設。”
“制度的建設,也許是當今世界幾乎任何一個國家所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的世界,或者說,印刷傳媒急速發展後的世界,全球化的世界,網路極為發達的世界,已與傳統的社會非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