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悅是燕大的歷史系學生,今年大四,她很煩惱。

家裡一開始並不支援她報考歷史系,用她爸爸的話說,你都考到燕大了,還報個歷史系,丟人!

是啊, 家裡窮,她從高中開始就靠自己在食堂幫忙賣飯賺錢,然後一步步進入年級前十名,然後讀大學。

她很努力,她爸爸本以為她根本考不上大學,誰知道不僅僅考上了, 還是最優秀的大學之一, 燕大!

以至於她爸爸逢人便說自己的教育多麼多麼的優秀, 沒有他的教育,女兒就考不上燕大。

賺足了面子。

但在報志願的時候,分歧來了。

張悅悅的爸爸意見是,報金融系,人家說了,金融系賺錢,一年好幾十萬,到時候可以幫家裡買個大房子,幫弟弟娶個好媳婦。

或者是報哲學,法學這一類,出來了考公,當個公務員,這樣的話可以安排好家裡人工作,說出去也有面子。

說白了,張悅悅的爸爸在儘可能的壓榨女兒的一切。

但張悅悅不這麼想,她想學歷史,想進燕京大學的歷史系,想學先秦歷史,她喜歡歷史, 喜歡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喜歡每一個人物。

所以,爭吵來了。

張悅悅父親甚至私自更改張悅悅的志願,但好在最後一刻被改回來了,然後便是無盡的爭吵,無盡的打罵。

而張悅悅也很爭氣,報完志願後就去外面勤工儉學,掙學費去了,她不是最優秀的,享受不了學費全免。

大學四年,她自己交足了自己的學費,賺取了生活費,除了過年,再也沒回到過那個家。

眼看大四就要畢業了,父親又打來了電話。

“要麼考研,要麼考公,二選一。”

是的, 在父母眼裡,新三不孝就是不考研, 不考編,不考公。

張悅悅自然沒有停父親的話,她要自己找工作,如果父親支援了她大學的學費,那麼她可能會聽從,但並沒有,她一切都是自己奮鬥得來的,大學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她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但畢業季似乎每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今年尤為如此。

即使是燕京大學,但一問是歷史系的,人家都不要,最多就是幹文員或者是前臺。

當然,也有教培結構要她,而且承諾很高,比如說打出她的燕京大學招牌,教學生提升五分,獎勵五萬塊,提升十分,獎勵十萬!

是的,就是這麼赤裸裸。

而且去教培的同學不少,據說一年起碼都能掙三四十萬。

家長們都在宋孩子上補習班。

張悅悅不喜歡,她雖然說不上來哪裡不好,但他不想拿著燕京大學的趙招牌去哄人,而且這種現象她覺得不太好。

當教育被利益化,那還是教育嗎?

她不太懂,但她不想去,文員和前臺又不能在京城生活,租房都不行。

她倒是投了幾個博物館,歷史館,而且她輕鬆過了筆試,卻因為面試被刷了下來。

她太靦腆了。

所以張悅悅迷茫了,歷史真的沒有用嗎?

但,如果人們都忘記了歷史,那麼還會有將來嗎?

“悅悅,快回學校,有個專門的歷史學生招聘。”

張悅悅的導員給她打了個電話。

張悅悅想都沒想就回去了。

面試的地點是在一間階梯教室,外面是一個豎牌子,上面畫著秦時明月的人物,而且還寫著“子彈蟻公司”的字樣。

子彈蟻公司!

即使張悅悅再封閉,也是聽過這個公司的,據說,拍電影動漫很厲害。

但一個拍電影和動漫的,要什麼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