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也有一些人家是很心疼女兒的,他們在出嫁的時候,孃親也跟他們說了這樣的話。

說起來,林氏的這番話,才是在出嫁前告訴出嫁女的最好囑咐。

“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記著您的話。”盧佳道。

“好好,你是個好孩子,我相信你嫁過去以後一定能過得好的,夫妻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包容。不過過日子嘛,哪裡有一帆風順的,有些磕磕碰碰也正常,只要不是什麼大事,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問題,能包容的就包容一些,我看姑爺你是個溫和的性子,你好好跟他相處,以後一定能把日子過得好。”林氏道。

雖然她知道過日子很難,也想到了生活中有具體的、各種各樣的困境,但是她還是想著,要給這個還有未出嫁的女孩兒,一些對夫妻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現實的一些建議。

盧佳聽她這麼說,心裡也很清楚,她說的是對的,以後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也是實際存在的,所以她對這樣務實的,而充滿祝福的建議,打心眼裡感激。

“伯母,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的。”盧佳道。

林氏見她答應了,而且眼中含著淚,知道她是聽進心裡去了,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輕輕抱了抱她,在她耳邊說道:“沒事的,不用怕,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旁邊盧家大嫂,見人親親熱熱的抱在一起,仿若母女一般,那麼親密,心裡有些不得勁。

只有林氏怎麼搞的?不過就是一個岳母,這時候不想著在外面吃席,在這裡充什麼老大?

沒看見盧家這麼多嫂子都在這裡,這麼多人,誰不能夠囑咐儒家解決,偏偏她要衝在前頭,你看看她那個模樣,恍如這家的主人一樣,又不是當真是她女兒,用的著她說這麼多嗎?看那架勢擺的。

你聽聽她說的都是什麼話,一句句的,沒有一句能夠擺上檯面的。平常的時候,寵自己的女兒也就罷了,跟自己的女兒灌輸一些大逆不道的觀念,現在還要來禍害他們盧家女兒。

這樣出去的女兒,在夫家可不就是要夾著尾巴做人嘛,溫順柔和,聽別人說話,被磋磨一陣子,生個孩子之後,再在夫家站穩腳跟,然後處理好跟婆婆小姑各個獨立七大姑八大姨之間的關係。姐慢慢的才被人接納。

誰家的新婦不是這麼過的?都說多年媳婦熬成婆,那個時候,才能夠真正的挺著了腰桿說話。

偏偏這林氏跟老母雞一樣護崽子,生怕這孩子在夫家受委屈,什麼情都不做,就先說在夫家不要變得太好說話,別人做的不對,你儘管嗆別人,然後慢慢的別人就知道你厲害,不敢欺負你了。

聽聽這說的是啥話,一句句的,沒有一句正經的。

誰家真要是娶了這樣一個一點就炸的媳婦兒,稍微說兩句,都可能跟媳婦兒吵起來,那還不攪的家宅不寧啊?

小媳婦兒不就應該人氣吞生嘛,誰家的媳婦兒能夠對長輩不敬,你看這林氏教的,要是盧佳真聽了她的話,嫁過去以後,這樣跟公婆丈夫相處,那簡直就是災難啊。

要真的是盧佳的所作所為不得當,很容易被人抓著把柄,如果這些事情傳出來以後,別人不僅會說盧佳不會做人,不是一個好好媳婦兒,還會連帶著他們整個盧家人的名聲,以後盧家的女兒,還有人上門求嗎?

這教的簡直就是狗屁不通,讓人聽了就繼續怒火噴張。

他們自家疼一自家的女兒,也就好了,還在外面指手畫腳,連帶他們也跟著受累,這可不能忍。

“親家伯母,你這話說的就是有點過了,不應該這麼教佳佳的。要真是誰家的女兒,嫁的別家去,一點委屈都不肯受,什麼事情都跟公婆長輩,夫君,妯娌,小姑……計較,什麼虧都不肯吃,那還怎麼過日子?誰家過日子一點磕磕碰碰沒有的牙齒。還有咬到舌頭的時候呢,你做什麼事情你都不願意吃虧,那那樣的話,什麼事情能做好呀?”

盧二嫂聽了這話連連點頭,她也很贊同盧大嫂的話:“就是啊,親家伯母,大嫂說的對。可不能夠什麼事情都按自己的心意來,還是要注意公婆的想法,聽他們的話,日子才能過得平靜些。”

說句話的理由很正當,就跟盧大嫂擔心的一樣,她也擔心盧佳過去之後,天天吵架,傳出來不賢惠的名聲,到時候就會連累她家的人啊。

她自己有一個女兒,已經漲到十來歲了,再過兩年,也可以相看人家了,如果盧佳家出去以後,傳出來不好的名聲,說不準就會連累到她的女兒。

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她絕不允許自己的女兒,受到這樣的無妄之災。

本來他們家因為盧老七,名聲不是很好,條件稍微好些的,人家都不願意跟他們家結親,這要是再產出點什麼別的事情,他們家的女兒就跟他艱難了。

說起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姓盧的,再怎麼樣打斷骨頭連著筋,像這樣的事情都是一種就容易失去神,雖然在真正娶親的時候,很多人不見得會因為這虛無縹緲的名聲,來決定結婚的物件,但是這些東西,也會納入考量的範圍之內,而且還是會重點考慮的問題範圍。

誰也不想自己未來的岳家,是宣告狼藉的人家,誰也不想娶一個在家裡面做天做地,一點都不願意好好過日子的人。

其實盧大嫂他們也明白,盧佳是一個很好的姑娘,絕對不會在夫家亂來的,可是他們不甘心啊,盧佳嫁這麼好,夫家那麼有錢,老七一家,自從江文珊嫁過來之後,就過得這麼好,想著提拔提拔他們,卻想著讓自家的人家的好,這不是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嗎?

當然她也知道,如果她是盧老七也會這麼做的,可是她現在不盧大嫂嗎?

站的位置不同,立場就不同,想法也就不同,他們不需要換位思考,只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想問題就夠了。

“你這話說的,你剛剛沒聽我說嘛,我讓她嫁過去以後,好好過日子,那肯定是要尊敬公婆,相夫教子,什麼事情都都聽聽他們的意見,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反過來人踩我一腳,我雖說不會馬上踩回去一腳,總不能別人踩我視角,我一腳也不回吧?”林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