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和的甜酒,基本上跟現在的甜酒沒什麼大的差別。然而古代釀的高濃度的酒,跟現在的差別就很大。

由於做酒的方法不一樣,一般來說古代的好酒,就是從甜酒當中加工過濾,經過一系列的手續釀成的酒。

做的好的就是清酒,做的差的是那種濁酒。

大多度數不高,喝起來的口感也沒有現代的酒醇香。

想要得到上等的好酒,無論是口感好的清酒還是烈酒,都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糧食,產量還低。

在糧食產量極低,人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用大量的糧食,來釀造這樣低產量的酒,對於國家來說很不划算。

作為國家的統治集團,朝廷和皇帝都不會鼓勵民間大量釀酒,首先要確保人能吃飽,然後才是享受。

雖然作為統治階層,貴族階級追求享樂,他們才不管底層的百姓生活是否艱難,該他們享受的東西,自然會竭力追求,但是他們也懂得不為謹慎的道理,不能夠把老百姓逼到沒有飯吃而飽。把所有的東西都拿來給他們釀酒,所以酒產量有嚴格的規定。

想要做酒,開酒放,必須去官府報備,而且官府會派人不定時的抽查,賣出去的每一罈酒,都是會收取高額稅收。

當然最後的這個稅收雖然多,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酒也賣的很貴,跟現代賣煙收的那種高額稅收相比,古代的酒只收成本價的五倍稅收,還是很有賺頭。

因為他家用的是果酒,所以可以鑽些空子少收一點稅收,根據大慶律例,過自己的稅收是成本價的四倍。

江文珠在現在的時候,從小就跟著外婆長大,外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生活在農村,家裡面需要的東西她基本上都會做。

從酸菜,鹹菜,豆腐,甜酒,釀酒,做糖,手工皂……所有生活必需品能做的,她基本上都會做,她甚至會織布,做衣服,做鞋。

江文珠從小跟著她一起長大,很多東西都跟著學了,基本上學會了,看得多了,上手也快,有的做的很好,青出於藍勝於藍,有的卻怎麼學都學不會。

她繼承了外婆的很多技能,比如釀酒,做菜,但是唯獨沒有繼承做衣服做鞋的技能。

可以說凡是跟繡花針有關的東西,她一點天賦都沒有。

為此外婆挺遺憾的,但她自己卻不覺得遺憾。

江文珠之前就開的賣酒的鋪子,釀了很多果酒,卻從來沒有用糧食釀過酒,一來不划算,買糧食和買果子花的錢可不一樣,釀出來的酒要交那麼高的稅,一點都不划算,她就沒有什麼興致擺弄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