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這些學霸,就會好奇她們平日裡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有沒有區別於常人之處,那就趁機剛好展示出來。

二十一世紀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以營銷為重。

內在質量固然重要,但更多還是看營銷手段。

尤其是資本控制下的商業,消費者被圈地為牢,很多人只能看到別人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所以,選擇性很小。

這就是營銷的效果。

趙鵬覺得營銷本身沒有問題,只要你的商品質量保證,不欺騙消費者,那如何賣你的東西,就是各憑本事。

同樣一件物品,你可以給他一些文化價值,那他就會變貴很多。

問題是,你要讓消費者認可你的文化附加值。

不能強行自我感動,往消費者嘴裡喂翔。很多人不太注意這種營銷模式隨著時代的進化,就會以為任何時候人們的消費觀念和習慣都相似。

這顯然是不對的。

趙鵬認為要在這個時候發展自己的商業,製造產品並不是最重要的步驟,真正決定他先進性思維的恰恰是營銷手段。

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趙鵬所倚仗的也不是什麼神思妙想,而是他經歷過更先進,更有效的商業模式。

那些模式已經經過時間驗證,可行而有效。

他只要能嚴格遵從,就會有不錯的成就。

最多,他把那些模式丟失的良心和道德重新補回來就好。

趙鵬將他的計劃告訴綸霜卅,綸霜卅立刻明白他的想法,表示很樂意。

她本來還覺得采訪很無聊,如今肩負著使命,他反而更開心。

趙鵬當初建立公司留給她20%的股份並不是憑空亂想,而是他從開始就將公司的形象大使定位到綸霜卅身上。

她屬於那種成長型的人才。

無論走哪條路,將來都是一顆很閃耀的星。

於是她就順當讓公司的名氣被宣傳到天涯海角。

這是趙鵬在和綸霜卅一起聊創業時他很早就產生的念頭。

因為這個念頭,為她量身定做一個服裝企業。

總之,就等著技術部新樣品出臺,一旦能滿足條件,他會立刻投入生產,然後配套生產,公司各部門將快速運轉起來。

截止目前,一切進展都還算順利。

順利到趙鵬覺得很不真實。

練完車後,趙鵬本來準備下去陪著胡麗玩,結果卻收到大姨父電話,讓去他們家一趟。

趙鵬只好告別胡麗,讓她和章曉秋一起玩,自己踩著腳踏車去大姨父家。

路上他還以為大姨父要說小舅舅的事,到了後才知道大姨父原來要和他談副食廠收購的事。

他很意外,按照前世的記憶,這個時候,副食廠應該早已經被浙江的老闆收購結束,怎麼還能輪到大姨父去謀劃收購的事情呢?

但和大姨父談得時候,他發現真的還沒有完全收購,因為這個副食廠是個國營性質,一時半會還有些複雜的流程沒走完。

根本不是想象中那般簡單。

所以,大姨父現在才能後來者插足,也加入副食廠的爭奪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