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隨便一拍腦袋都能成功,那麼任何人都能跑到實驗室搞科研了。

只是他想了良久,也沒能找出傅松話語的破綻,只好暫時作罷。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趁著實驗有進展,再趁熱打鐵,把這種具有消暑功能的“葡萄——西瓜”酒最佳配方找出來,並快速投入生產。

他的酒廠可以等,但那些瓜農可沒有多少時間了。

見焦玉誠不再盯著自己看,傅松不禁鬆了口氣。

他能一語中的,可不是他的想象力有多豐富,而是他的眼睛。

在看到竇弘毅做的那300組對比實驗時,傅松的眼睛就出現一行字:

“葡萄——西瓜”酒配方:500萬!

【切,本來我不想說,但看到如此瞎搞真的忍不住。

“葡萄——西瓜”酒發酵的是葡萄,至於西瓜,最後剁吧剁吧整個丟進去就行。】

《獨步成仙》

傅松仔細觀察解釋說明中的資訊,他發現裡面有兩個關鍵詞。

“發酵的是”和“整個丟進去”。

發酵的是葡萄好理解,但整個丟進去中的“整個”其實有些多餘,完全可以刪掉。

當然,如果明明知道可以刪掉卻沒有刪,那就很關鍵了。

傅松只是憑藉猜測蒙了一把,沒想到真的蒙對了。

接下來竇弘毅和丁茜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對比實驗,焦玉誠則開始籌劃酒廠的具體建設。

他改變了方桉。

本來按照焦玉誠的想法,是先建廠,同時進行西瓜酒的研發。

這樣剛好兩不耽誤。

就算最後西瓜酒研發失敗,建好的酒廠也可以改成葡萄酒廠,大不了讓那些農民明年改種葡萄就是。

左右西瓜也就虧一年,過去就好了。

當然,這是最後的退路。

因為葡萄酒廠競爭激烈,市場早就飽和,很難在大鱷雲集的各方諸侯中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西瓜酒的突然成功,再從頭建廠就有點耽誤時間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收購,把那些經營一般,但裝置人工齊全的酒廠直接買下來稍微改良。

如果一切順利,很快就能再次投入生產。

只不過這樣做有點費錢,但焦玉誠手上最不差的就是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