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什麼叫外敵幫助罪?(4K)(第1/4頁)
章節報錯
曲阜郊外,由菟裘三百甲組成的軍陣行於最前方,戰鼓擂動,菟裘甲士意氣高揚。
跟隨在他們身後的,是卞邑徒卒組成的陣列,為首的八名徒卒肩扛卞莊子的靈柩踏入曲阜地界。
而徒卒身後,則是參與了大野澤之戰與陽州之戰的大功之師。
而行駛在所有隊伍最前端的,則是季孫斯、孟孫何忌以及宰予的戰車。
季孫斯的御者由陽虎擔任,而費邑宰公山不狃則為他擔綱車右。
孟孫何忌的御者則是郕邑宰公斂處父,車右和駟乘則分別由在陽州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冉會、顏高擔任。
至於宰予,他的御者是申棖,車右則是子路。
魯軍之所以會用這樣的佇列返回曲阜,全都是出自陽虎的安排。
宰予本人雖然一再請辭,但終究拗不過陽虎的意志,再加上又有季孫斯等人從旁勸說,所以最終只能接受了這個安排。
而在回師曲阜的這段路上,宰予也很明顯的感覺到了陽虎、季孫斯、孟孫何忌等人對待他的態度又更親暱了幾分。
陽虎對他倍加信任,宰予尚且可以理解。
畢竟這一次魯軍大捷後,他在魯國搖搖欲墜的統治地位瞬間穩固了不少。
而他力排眾議採納宰予計策的舉措,更是為了贏得了‘用人不疑,慧眼識珠’的美名。
最重要的是,宰予基本上可以算是陽虎一手提拔上來的人才。
如果單是看宰予的表面成分,這簡直是陽虎親的不能再親的嫡系。
他對宰予態度親近,這簡直再正常不過。
而孟孫何忌與宰予結識的時間也相對較早,他在宰予沒有出仕時,便已經與宰予互有往來。
況且兩人之間還師出同門,雖然他們沒在一起學習過,但再怎麼說孟孫何忌也算是宰予的學長,因此平時對宰予也多有照拂。
可季孫斯的行為就有點出乎宰予的預料了。
這位被陽虎捏在手中拿捏了快三年的季氏宗主,不止時常與孟孫何忌一同來向他噓寒問暖,甚至於還打算讓孩子拜宰予為師。
他這是想做什麼?
宰予正在思索之際,魯軍的前陣已經抵達曲阜城外。
未及入城,他便看見魯侯與魯國的一眾公卿大夫正率領民眾在城外迎接大軍凱旋。
子路立於車上向前張望,低聲衝著宰予和申棖道了句:“夫子也在。”
他二人聞言,連忙斂容端坐,以正禮表。
他們剛剛坐正位置,就聽見遠方傳來盛大的樂聲。
宰予等人一聽便知,那是大軍凱旋之音——愷樂。
緊接著,他們便看見大司馬叔孫州仇乘坐戰車向軍陣駛來。
只見他左手拿著律管,右手持握節鉞,來到魯軍陣前傳達來自國君的命令。
“大軍凱旋,國君命我為大軍先導,引領有功將士往宗廟,飲至,策勳!”
季孫斯聞言行禮道:“季孫斯,奉受君命。”
語罷,叔孫州仇便命御者調轉車頭,為魯軍在前帶路。
而宰予則輕聲出了口氣。
還好,聽叔孫州仇話語中的意思,國君這次應當是沒打算大操大辦,只是按照常規路數走一套就結束。
所謂的飲至策勳,說白了就是打了勝仗,大家一起喝個慶功酒,然後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