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行人出馬(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現在,這事發生在自己頭上,魯國上到國君下到庶人,誰也大度不起來了。
魯侯和季孫斯都已經死心了。
但孟孫何忌卻依然對晉國抱有一絲幻想。
他問道:“可容留陽虎也未必代表了晉國的意思呀?各國之間常有往來,戰敗後逃亡鄰國也是常事。不如再繼續觀察一陣,如何?
晉國與齊國將要興起戰事,到時候,勢必會要求我國配合晉軍出擊。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要求晉國交出陽虎。如果他們不交,那時候再背叛晉國也不遲。”
孟孫何忌的疑慮也早在宰予的算計之中。
他開口道:“孟子此言差矣。如果晉國派人與我國重申盟誓,要求我國一同出兵討伐齊國,到了那個時候再背叛晉國,恐怕就已經太晚了啊!”
孟孫何忌問道:“怎麼會晚呢?”
宰予道:“如果盟會時,晉國交出陽虎,自然皆大歡喜。可如果晉國不交,難道魯國還能當場背叛晉國嗎?”
孟孫何忌想當然的回道:“當然不能了。我們應該回國後,再進行背叛。”
宰予笑了笑:“孟子能想到這一點,晉國的範鞅又如何想不到呢?以他對待樂祁的做法來看,如果晉國不打算送還陽虎,恐怕範鞅便會立刻在盟會上將參會的國君與大夫們全部抓捕。
如果他用這些人的性命來要挾魯國,難道我們還可以背叛晉國嗎?如果我國即便如此,還是打算背叛晉國,那付出的代價又是否太大了些呢?”
宰予話音一落,孟孫何忌雖然感覺好像有哪裡不對,但一時之間又想不明白。
而季孫斯對於是否應該背叛晉國也十分猶豫。
如果僅就範鞅最近做的那些事來看,這簡直就不能算個人。
可季氏和範氏的關係,同樣不是一般的鐵。
當年為了不讓昭公回國,他的父親季孫意如可是沒少給範鞅塞錢。
雖然在季孫意如死後,季氏與範氏的往來漸漸少了,但畢竟也算是多年的盟友。
季孫斯覺得,有些事還是最好私下派人找範鞅打探清楚了比較好。
只不過,他的反應也在宰予的預料之中。
如果真讓季孫斯打探清楚,那他的計劃可就徹底涼了。
因為收留陽虎的並非範氏,而是趙氏。
但由於他方才的一系列誤導發言,導致大家以為幹這事的是範鞅,進而使得在場的大夫們懷疑起這位晉國執政卿到底是何居心。
所以,宰予今日必須速戰速決。
如果不趁著這段時間把背盟的事情定下來,那又不知道得拖到猴年馬月了。
宰予輕輕咳嗽了一聲,早就與他透過氣的叔孫州仇聽到後,立馬有了反應。
叔孫州仇之所以答應幫宰予的忙,就是因為叛晉投齊同樣符合叔孫氏的利益。
叔孫氏的封地都集中於魯國的西北部,去年魯齊打一仗,叔孫氏蛻了半層皮。
別的不提,單說國夏、高張割的那些糧食,原本可都是屬於叔孫氏的財產啊!
叔孫州仇強打精神開口道:“下臣以為,孟子與宰子說的都有道理。但是菟裘大夫畢竟還是太過年輕,處理政務的經驗不足。
與之相反的是,孟子老成持重、足以謀國。國君不如聽從孟子的諫言,先觀察一陣,然後再做判斷。”
眾人聽到叔孫州仇的話,不由眉頭一皺。
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