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宰予毒策(第1/4頁)
章節報錯
對於趙鞅的請求,宰予左思右想,也不好直接回絕。
畢竟今後他在國內要想和三桓抗衡,還得依仗著趙氏這樣的國外勢力支援。
如果他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與三桓過招,那麼陽虎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
在這個時代,在各國執掌國政的卿大夫家族,一般有三個條件。
第一,是王侯將相必有種乎,即祖上有顯赫人物,而家族中的歷代當家又能人輩出。
第二,則是要贏得國人的擁戴,即家族本身實力雄厚。
第三,需要在國外擁有強力外援,即外交工作搞得好。
這三個條件中,至少要具備其中兩個,才有可能挑戰執政的大位。
以晉國現如今的執政家族範氏舉例。
首先,範氏祖上顯赫。
他們家中祖上受夏帝之封,擔綱御龍氏大任,負責為夏王室養龍,並按時向夏天子進獻龍肉湯羹。
在商朝時,轉封豕韋氏,負責為商天子養豬,並按季節進獻豬肉豬皮。
在周初時,又以帝堯後代的身份,被轉封唐杜氏。
後來周宣王在位時,因為聽說民間傳出將有女子危害周朝社稷的流言,於是便下令處決所有當年出生的女嬰。
範氏的先祖杜伯因為勸諫宣王不要聽信謠言,受到遷怒,遭到處決,封國也被剝奪。
杜伯之子隰叔害怕受到牽連,於是連夜出奔逃往晉國,在晉國他被拜為士師,負責主管晉國刑獄。
於是隰叔便以官職士師為氏,建立祁姓士氏。
後來,隰叔的後代士會因為在邲之戰中立下功勳,又率領晉軍攻滅赤狄甲氏、留籲、鐸辰三部,還受晉景公所託前往王畿協助王室解決內部糾紛,併發揚家族中的法學傳承,為晉國修訂了夏、商、週三代律法。
因為這些功勳,士會在荀林父死後,正式接任中軍將一職,出任晉國執政,他也是晉國範氏湧現的第一位執政卿。
而因為士會功勳卓著,所以他也因此得到隨邑和範邑作為家族采邑,士會的後人們於是便以範邑為氏,建立祁姓範氏。
而自從士會開始,晉國範氏先後出現了範燮、範朔、範匄、範魴四位執政卿。
而到了現任當家範鞅時,他已經是晉國範氏的第六代執政。
而自隰叔以來,範氏在晉國深耕已經長達三百年。
三百年聽起來好像輕飄飄的,但如果和後世的許多朝代進行對比,就能夠看出這個時間的份量了。
大明所歷16帝,國祚276年。
大清所歷11帝,國祚276年。
大唐所歷21帝,國祚289年。
至於剩下短命的秦、隋就不提了。
也就是說,範氏經營晉國的時間要遠超後世的大部分朝代。
而在範氏管理下的臣民,更是早就心附範氏,不知天子,無論晉侯。
因此,他們的基本盤比起魯國的三桓紮實了簡直不止一倍。
但,晉國有一個範氏還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像人家範氏這樣的家族,在晉國足足有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