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活口(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問道:“這是為何呀?難道是《禮》中的規定嗎?”
看門人回道:“這不是《禮》的規定,而是與人性有關。”
“喔?”公山不狃拱手請教道:“願聞其詳。”
看門人道:“我聽說,人的天性是重視聽到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事物,而輕視身邊的事物。
從小到大常來往的人中,縱然出了賢士哲人,往往人們也會對他輕慢,並缺少禮貌尊敬。
而對於身居別縣他鄉的人,只要稍微有了一點名氣,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尖的朝思暮盼,如飢似渴地想與他見上一見。
但其實比較、審察二者的長短、高下,很可能遠處的人還不如身邊的人。
宰子並不是突然變得賢德的,早在他被封為大夫之前,他就已經這麼賢能了。
那時,居住在他附近的鄰居和親族卻對他不屑一顧,經常一個月也沒有人來拜訪他。
而在宰子成為大夫後,來拜訪宰子的人卻猶如江中之魚、林中之葉般多不勝數。
這麼多人突然前來拜訪,以致於將宅邸的門檻都毀壞了。
如果這些人在宰子成名前便可以對他以禮相待,又何至於在他顯貴起來以後,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各種貴重的禮物,頂著熱辣的陽光,在門外排著隊,等著與他熟絡感情呢?
所以我才說,之所以要更換門檻,這全都是與人性有關。”
公山不狃聽完這番話,更加感到驚異。
“唉呀!好一個少年郎啊!真是想不到就連宰子家中的看門人都有如此高深的學識。
以你的才能,只做些迎來送往的工作實在太過可惜,為什麼不去向宰子陳述你的志向,改換其他更有前途的職務呢?”
看門的年輕人只是輕輕笑著:“我與公山子您這樣的英雄人物不同,我的志向便是行祭祀、賓客之禮,與賢人志士進行交遊。
我來投靠師兄時,便早已向他陳述了我的志向,現在我已經得到了合適自己的工作,又何必再去要求調換呢?”
“師兄?”
公山不狃聽到這裡,趕忙向他行禮道:“想不到您竟然是宰子的同窗,還未請教您的名字。”
看門人回禮道:“公西氏,名赤,字子華。”
公山不狃也是個老油子了,一聽到對方出自公西氏,便熟門熟路的和對方拉起了感情。
“原來您也是出自公室的分家,您是公西氏,不知道您和公西輿如是什麼關係?”
公西赤回道:“正是族兄。”
公山不狃哈哈大笑道:“公西子上之才本就超凡絕俗,不過三十就已經位居中士之爵。
而子華你比起他來,又要更勝三分。
年紀輕輕,便如此才華橫溢,辯口如簧。
再加上又有宰子提攜,你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