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收下玉佩,恭敬的朝著孔子拜了再拜。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您的教誨,我記下了。”

孔子送完禮物,緊接著站出來的是子路。

他向使者拜了一拜,說道。

“當初我曾在庭院中舞劍,正巧被夫子看見了。

於是我就問夫子:古時候的君子,也用劍來自衛嗎?

夫子告訴我,古時候的君子,把忠義當做人生追求的目標,用仁愛來保衛自己。

即便不走出窄小的屋子,也能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

如果碰上不善的人,就用忠信來感化他。

碰到有暴亂侵擾的人,則用仁義來安撫他。

這樣,又何須持劍使用武力呢?”

子路說完,便解下腰間佩劍,雙手奉上。

“自從我聽說過這些道理後,我每逢想要使用武力時,都會在動武之前仔細思考夫子曾說過的話。

我憑藉著這些話,完善了自身的德行,提升了自我的修養。所以,我現在也想要把這些道理送給您。”

吳國使者雙手接過寶劍,朝著子路拜了再拜,隨後感嘆道:“真是位君子啊!”

緊接著上前的是顏回。

他從身上穿的白袍上扯下一塊布,端端正正的奉了上去。

使者見狀,疑惑道:“您為什麼要送我一塊布呢?”

顏回聞言,搖了搖頭:“這不是布,這是魯國生產的帛。”

“可帛說到底不還是一塊布嗎?”

顏回只是笑了笑,並沒有給予答覆。

隨後,他便回到座位坐下,再不說話了。

使者一臉疑惑的望著他,不知道顏回到底是什麼意思。

氣氛一時之間變得有些尷尬。

一旁的子貢微微琢磨了一下,很快露出了微笑,他也從赤紅的腰帶上截下一段,恭恭敬敬的送到了使者的手中。

使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又問道:“您為什麼也要送我一塊布呢?”

子貢也搖了搖頭,他笑著回道:“這不是布,這是魯國生產的皂。”

使者更疑惑了:“帛和皂又有什麼區別呢?說到底,它們不都是魯國生產的絹布嗎?”

子貢笑著回答道:“當然是有區別的。魯國生產的絹布,用清水漂洗的稱之為帛,用顏色染的就稱之為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