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公宮,魯侯坐於上位,孔子在下侍坐。

高階之下,排列黃鐘大呂,遍佈管絃琴瑟。

樂師側立兩旁,舞者手持戈盾伴著樂聲躍然起舞。

一曲終了,樂師、舞者退下,魯侯笑著向孔子發問道。

“大野澤之戰告捷,晉國也決定向我國派出援軍。不知道夫子覺得,待到我軍將士凱旋之時,為他們奏響這曲《武》如何呢?”

孔子聞言,不發一言。

魯侯奇怪道:“難道您是覺得之前的《韶》更好嗎?”

孔子聽到這裡,終於開口回答道:“如果單是比較樂曲的話。《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魯侯疑惑道:“《武》是武王所作的樂曲,《韶》是虞舜所作的音樂。您是覺得虞舜的德行比武王更加廣博嗎?”

孔子聞言回道:“我不敢輕言武王與虞舜的德行與功績,如果一定您一定要我談論的話,我願意向您轉述我所知道的關於虞舜和武王的事蹟。”

魯侯問道:“寡人願意聽從您的教誨。”

孔子道:“虞舜時,他繼續啟用了帝堯時遺留下的‘八愷’、‘八元’這十六位賢臣,又從民間遍訪賢人來輔佐自己。

他任用出身高陽氏,性情和緩溫潤的‘八愷’,委任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去署理土地及百官的事務。

於是四時協調,百姓豐衣足食,百官也得以各司其職。

又任用出身高辛氏,性情寬豁仁厚的‘八元’,委任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讓他們八人去傳播五教。

於是天下間出現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樣五教和順的景象,連鄰里之間也變得更加和睦。

之後,他又任用了棄、契、皋陶、垂、益、伯夷(古之伯夷)、夔、龍等賢能的臣子。

帝舜任命棄擔任后稷,主管農事,教百姓如何耕種,幫助人民抵禦饑荒。

任命契擔任司徒,負責主管五倫教育,安撫天下民心,引導人民一心向善,使得萬民和諧。

任命皋陶擔任士師,主管刑獄,以五刑懲治奸邪之人,用流刑寬減犯下小錯的人,並根據他們所犯下的過錯輕重,慎重的選用刑罰。

任命垂擔任共工,負責統領各種工匠,修建百姓安居的房屋,製作他們日常使用的工具。

任命益擔任朕虞,主管山澤的開啟與關閉,養育鳥獸,栽培樹木,並讓百姓能夠享受的來自山澤的財利。

任命伯夷擔任秩宗,負責祭祀,早晚虔敬、正直、清明的奉養天、地、人三事。

任命夔擔任典樂,掌管音樂,讓他用禮樂來教育少年,教導他們養成正直溫和、寬厚嚴肅、剛正而不暴虐、簡約而不傲慢的性格。

任命龍擔任納言,負責輯錄、進獻來自民間的忠貞之言,陳述來自下層的實情,並幫助帝舜分辨那些詆譭他人的言辭和滅絕道義的行為。

此後,帝舜每三年考核一次他們的功績。

並透過三次考核的結果來決定罷免或升遷,因此遠近的各項事務都發展起來了。

而遠方作亂的三苗部族,也因此被分化瓦解了,仰慕帝舜的德行從遠方前來投奔的民眾不計其數。

就在這時,帝舜命令樂師作下了《韶》的樂章,並希望以此來勉勵後人。

《韶》源自這樣的德政,傳遞著虞舜浩瀚如海般的德行,這樣的樂章,又怎麼能不盡善盡美呢?”

魯侯聞言,不禁感嘆道:“舜的德行,真是盛大啊!那麼武王的德行,又是怎樣的呢?”

孔子回道:“《武》開始演奏時,舞者手持盾牌,立於兩旁不動如山,象徵著武王在孟津誓師,命令士卒全副武裝,只待諸侯響應,就要向前進擊了。

隨後,《武》的舞蹈開始律動,舞者自動作開始就凌厲威猛,象徵著太公望指揮前軍虎賁之士奮勇向前,試圖一舉滅商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