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裡有礦(第2/2頁)
章節報錯
表面有磁石的,下面有美金。
現在發現了赤土,就代表菟裘的山野裡,很有可能存在惡金。
你現在還不明白子我為什麼高興嗎?”
從半年以前,宰予就陸陸續續開始煉製焦炭,但卻一直找不到銅鐵的痕跡。
畢竟這兩樣礦產可不像是煤炭那樣,有可能在淺層地表出現。
而現在這個時期,他又搞不到金屬探測器,於是只能用笨辦法派出人手一點點的去探。
但菟裘的民眾平時忙著種地,閒餘時期也養成了挖石涅的習慣。
所以從夏季到秋末的這段時間,幾乎沒人對潛入深山老林探礦感興趣。
直到冬天到來,才開始有一部分人趁著農閒,一邊進山打獵,一邊順手探礦。
費了這麼大的勁,沒想到最後反倒是讓班這小子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但現在礦是找到了,還得需要有人力進行挖掘,也得有熟練的鍊鐵師傅幫忙冶煉。
而菟裘的民眾,只有區區百戶的國人,再加上兩百來戶的野人,還有跟隨子貢的造紙工坊一起搬過來的那些工匠們。
這些人平時都要做自己的工作,大機率是沒時間幹兼職的。
那又該去哪裡找人呢?
宰予想了又想,忽然把目光投向了東方。
要不去齊國看看?
現如今,天下的冶鐵中心主要有三個地方,一個是楚國的宛地,一個是晉國趙氏的邯鄲,還有就是齊國的臨淄了。
趙氏雖然與他關係不錯,但畢竟晉國太過遙遠,要去那裡,來回就得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如果去齊國的話,他可以在菟裘直接登船,然後順著淄水順流而下,一路直達臨淄。
而且齊國也是最早施行官山海政策的國家,所謂官山海,即將國內的各種名山大川一律收歸國營。
而官山海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鹽鐵專營。
齊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齊鐵的冶煉與開採,則進一步提高了齊國田地的開墾效率。
因為齊國鐵礦的最大用途,就是用於製作農具。
這時的冶鐵技術尚不成熟,冶煉出來的鐵礦含碳量通常偏高,所以很容易折斷,不適合用來製作兵器。
所以管仲在將鐵礦收歸國有後,便直接規定,從今往後,兵器一律用銅製作,而鐵則專門用來製作農具。
雖然當時管仲在定這條規矩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想到鐵器製作農具帶來的深遠影響。
但齊國卻的的確確因為這條政策富強了起來,而富強的最主要依據便是人口增長。
齊都臨淄,乃是如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雄城。
到了後來戰國時期,齊國僅臨淄一城就達到了七萬戶的人口。
宰予細細琢磨著這個人口數量,就算現在臨淄沒有七萬戶,有個五萬戶也是不少了。
五萬戶裡,只要能找個三五個熟練的冶鐵匠人願意來到菟裘帶徒弟,讓他們把前期的困難問題攻克了,後面慢慢培養冶鐵工匠還不是信手拈來?
宰予想到這裡,立刻出聲道:“快!讓子有和子周馬上來見我!”
------題外話------
原來你一直都注視著別的作者。
——節選自《宰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