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宰予獻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菟裘城外的原野上,行駛著一輛馬車。
車中坐著的,是孔門學子秦商。
秦商手裡端著本《三十六計》,這本《三十六計》自從他買到手之後,就一直悉心研讀。孔門學子如今紛紛出仕,秦商也追隨父親秦堇父的腳步,做了孟氏的家臣。
他的父親秦堇父在魯國可以說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
襄公時,魯國參與由晉國主導的十三國聯軍,加入了滅亡偏陽國的戰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人多勢眾的聯軍居然拿城堅壁固的偏陽毫無辦法。
眼見著戰事不利,秦堇父在危難之際三次徒手攀爬偏陽的城牆,雖然三次都遭到守軍阻擋未能成功,但秦堇父三次從城牆上摔下,居然毫髮無損。
後來偏陽人主動出城搶奪聯軍糧草,又是秦堇父挺身而出,他與狄虎彌聯手殺退敵軍,並帶領手下士卒順勢攻入僵陽城中。
但沒想到卻中偏陽人埋伏,二人陷入苦戰,狄虎彌見勢不妙直接砍斷戰車的車輪揮舞著作為盾牌。
偏陽人想要殲滅這支孤軍深入的小部隊,於是便下令落下城內閘門,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
這時,夫子的父親叔梁紇眼疾手快,竟然雙手托住城門,使得魯軍得以順利撤出。
此戰之後,秦堇父便與狄虎彌,還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一同被稱為魯之三虎。
如此秦堇父這樣的虎父在前,秦商豈能甘為犬子?
所以自打進入孟氏效力後,秦商便夜以繼日的學習兵法。
家傳兵法學完了,自然就得找點其他書籍填補,誰知上市集一看,曲阜賣的最好的兵法,就是師弟宰予鼓搗出的《三十六計》。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秦商都沒想到,原來自家師弟對於兵法竟有如此高深的造詣。
但讓秦商慚愧的是,這《三十六計》他只能理解一小部分。
因為《三十六計》共分為《計名》、《解語》和《按語》三個部分。
其中《解語》是對於計策的解釋,而《按語》則是對於計策的考證。
《解語》是每一計都會有的,但《按語》卻不是每一計都會寫的。
有《按語》的故事,這一計自然就好理解,但沒了《按語》,秦商就感覺有些抓瞎了。所以趁著最近不忙,他乾脆便帶上《三十六計》專程到菟裘跑一趟找宰予答疑。
秦商的馬車駛入菟裘城,剛剛來到府衙前,他便看見這裡已經停著數輛裝飾華麗的馬車了
這是哪家達官貴人的車駕?
秦商帶著疑惑步入府衙,還未等走近內堂,便聽見裡面傳來陣陣話音。
“宰子,如今宋國使團被囚,您是否能有良策,救我樂大司城於水火之中呢?”
宰予居於主位,望著下方滿臉焦急的趙氏使者,以及旁邊一臉茫然的趙毋恤,不由覺得有些棘手。
根據他的記憶,宋國的使者這一趟去晉國,多半是沒辦法活著回國了。
範鞅對於樂氏向趙氏示好的行為極度惱火,雖然沒辦法從明面上針對趙氏,但作為晉國的執政卿,他拿捏一個宋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趙鞅能把人派到我這裡來問策,看樣子應該是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再加上我的預言給他帶來的震撼又是在太大,所以才做出如此這般不合情理的行為。
也怪他最近風頭太過,處處都想壓範鞅一頭,這才激怒了那位心眼本就不大的執政卿,造成了現在這般難以收場的結局。
宰予思前想後,也不徑直回答使者的問話,而是衝著一旁的趙毋恤問道
“毋恤。我之前讓你記下的三十二字,你記熟了嗎?’
趙毋恤聞言,恭恭敬敬的站出列:“夫子的教誨,毋恤怎敢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