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子貢早早的就來到宰予的家門前。

還不等他開口呼喚,宰予便已經拎著自制的小布包推門出來。

他今天起得這麼早沒有別的原因,而是今日又是上課的日子。

他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隨大軍外出征討莒國,已經很久沒有聆聽過夫子的教導了。

久別課堂,宰予甚是想念那些聆聽夫子教誨的日子。

因此,他今天特意起了個大早。

子貢看到他出門,不由問道:“子我,昨天你去請子周、子有去你封地任職,他們答應沒有?”

宰予哼一聲道:“我給的報酬比公職高,邑宰和邑司馬的權柄也比膳夫和服不氏大,他們為什麼不答應?”

子貢聞言,調笑他道:“子我,你之前說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今的你,比起半年前,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說到報酬兩個字,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宰予聽到,也是心中感嘆。

半年以前,他還是個一窮二白的小學生,家中的存糧只夠維持三天。

而現在,他即將晉位下大夫,擁有自己的采邑。

作為小行人,他能獨立出使他國執行外交任務。

產業上,報紙、書籍的印刷也走上了正軌。

前天第一期《仁報》正式出爐,每份報紙的售價為一錢,也可以用半捆苧麻、樹皮進行兌換。

子貢在報紙發售前曾擔心銷售狀況會不太樂觀。

因為報紙一錢的售價其實並不算太低。

在魯國,一石糧食也不過才十錢左右。

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也就是一錢能買到六斤糧食。

一般人壓根就不會拿出這麼一大筆錢去買報紙。

雖然普通國人也可以用苧麻和樹皮等原材料進行兌換,但真的有人為了買報紙,特地跑到原野上剝樹皮、打苧麻嗎?

可報紙的銷售情況,居然遠超子貢的最好預期。

一千份剛剛印刷好的報紙還沒等正式發售,就被公宮和公卿大夫們託人走關係訂走了一百份。

有了這些公卿大夫們帶頭,國人們自然也紛紛效仿,一時之間,閱讀報紙竟成了曲阜城中的時尚。

認識字的,端一份報紙站在街邊閱讀,立馬就能吸引來一群人圍觀。

不認識字的,也買上一份報紙別在腰上,別管看懂看不懂,買了報紙,就是有面子,就是有文化!

如果再稍微上進些的,哪怕不認識字,買來了報紙,也得找個認字的給自己念念。

咱就算聽不懂孔夫子專欄裡的那些大道理,

領會不清狷士專欄裡的那些淡泊明志,

最起碼也能從頭版頭條《中軍車左宰予臨危受命,夜破敵軍羿射莒帥》的新聞裡找個樂不是嗎?

更別說這裡面還有《節士不以辱生,陣斬五十人!卞邑大夫的贖罪之戰,卞莊子的兩面人生》

不是我比其他人勇猛,只是我把大家用來譏諷他人的時間,都用來殺敵了而已。母親,你看到我了嗎?孩兒終於洗清身上的汙名了!

——卞邑大夫卞莊子,泣不成聲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專訪魯國勇士:仲由》

其實我只是個普通的孔門學子,也不知道怎麼就當了兩司馬了,還是感謝國君的信任吧。

——孔門學子仲由,如是謙虛道。

《小夥子你駕什麼車啊?》

我駕的戰車啊!子我你是不是有毛病啊?這都提的什麼問題?

——端木賜因言辭激烈,並毆打本報記者,被拖出採訪現場。

子貢實在沒想到,提升報紙銷量關鍵,居然是他認為最沒用的那些沒溜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