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卜筮之法(第2/3頁)
章節報錯
善於播種百穀的后稷, 用蓍草筮兆,結果也是吉,所以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
為什麼卜筮的結果如此靈驗,甚至比人的預測還要更準確呢?”
宰予聽到這裡,立馬開始忽悠:“卜筮不止流行於諸夏各國,就連不曾蒙受禮儀教化的蠻、夷、戎、狄之中也流傳有各種卜筮的方法。
他們有的用草木,有的用金石,向各自崇信的神靈祈求,以此來預測未來的事務,指導戰爭的勝利。
我曾請教過久居魯國的長者們。
他們說:當龜活到一千歲時,就能在蓮葉上走動。而蓍草千歲時,能長出三百枝梗莖時,卻仍然可以共用一條根。
由此可見,龜蓍的身上是存在神性的。
我聽說在大江之南,有一片地方,名叫嘉林。
嘉林之中,沒有豺狼虎豹等惡獸,也不見鴟梟之類的兇鳥。
在嘉林的中心,存在著一處湖泊,湖泊的中央,生長著一片巨大無比的芳蓮。
芳蓮中居住著一隻年邁的蓍龜,傳說他的肋甲上寫著幾行字:得到我的,原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為官長。原是諸侯的,可以成為帝王。
無數人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動身前往嘉林尋覓神龜的蹤跡。
然而大部分人卻無法找到它的蹤影,有的人雖然能在芳蓮之下看見它的身姿,但眨眼的工夫,卻發現神龜再次消沒。
管子曰: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龜與龍是也。龜生於水,發之於火,於是為萬物先,為禍福正。
隱伏在幽暗中,能時而存在,時而消沒的,只有蓍龜和龍才能做到。
龜在水中生存,用火焰來炙烤它,二者調和驗證,就能預知萬物,知曉吉凶。
這大概就是卜筮之法能夠屢屢靈驗的原因吧。”
趙鞅聞言不免歎服:“您真是博學啊!”
二人說話的功夫,龜甲已經炙烤完畢,趙鞅命人拿水熄滅炭火,宰予則順勢取出龜甲,一邊撫摸著龜甲上出現的紋路,一邊準備為趙鞅解卦。
趙鞅正襟危坐,準備聆聽宰予的解答,豈料過了很長時間,也不曾聽見宰予開口。
他連忙問道:“您為什麼不說話呢?結果是吉利還是不吉呢?”
宰予故弄玄虛的唸了幾句道:“這……怪啊!太奇怪了!”
趙鞅被宰予弄得好奇心愈發旺盛,他追問道:“到底是哪裡奇怪了?”
宰予道:“我看見,不久之後,玄鳥將從東方到來,在趙氏降臨。”
趙鞅高興道:“玄鳥是天賜的祥瑞,這是吉兆啊!”
“按理說的確應當如此……可我占卜的結果卻是,這隻玄鳥將為趙氏開啟災禍啊!”
“此卦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