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春秋第一頂流(第2/2頁)
章節報錯
孔子欣慰點頭,不過轉瞬又有些疑慮:“不過這樣做的話,要是大家都拿材料換取報紙,你們難道還能盈餘嗎?”
子貢笑著回道:“這您就放心吧。我們本就不打算拿報紙盈利,做報紙本就是為了造福百姓,所以只要能保持不贏不虧就可以了。”
之前宰予和子貢就商量過,造紙的大部分利潤,都來自於改良紙以及季氏的穩定大額訂單,還有就是後續的書籍發行上。
而報紙的作用,主要是推廣教育,擴大輿論聲量。
所以他們本就不打算對報紙採取高額的定價策略,而是準備走平民路線,爭取讓曲阜的百姓每家每戶都能看得上報紙。
而且就算有很多人拿樹皮、蘆葦之類的東西來兌換報紙,對於宰予他們來說也是穩賺不賠的。
因為這不僅幫他們省下了大量用於採集、購買的人工費用,還幫他們囤積了大量原材料。
而中原大地上,造紙行業目前尚處於萌芽階段,諸夏各國都是一片藍海。
如果原材料大量溢位,他們就加快印製書籍的腳步,等庫存達到一定數量,便可以組織商隊向國外傾銷。
紙質書能承載的內容量可不是竹簡能夠比擬的。
到時候,就算諸夏的貴國抱著守舊觀念不願購買,但普通國人一定會積極購入這種價效比極高的產品。
等到實力積攢到一定程度,宰予還打算將報紙推廣到其他各國,連帶著夫子的學說也將在各國得到流傳。
宰予心中暗道:“我還就不信了,我這麼給夫子砸流量,難道還捧不出個春秋第一頂流來?”
想到這裡,宰予念頭一轉。
或許,我也可以下場試一試?
他想到圖書館裡那捲帙浩繁的館藏書籍,一時之間心中無比雀躍。
同時代裡,夫子有《春秋》,孫武有《孫子兵法》,司馬穰苴有《司馬法》,這些人都得以流芳百世。
沒理由我就不能來一本《宰子》啊!
宰予正在尋思著怎麼變成網紅呢,忽然聽見夫子叫他。
“予啊!你們為了造福百姓,不辭辛勞,那我又怎麼能收你們多餘的報酬呢?這樣吧,今後你們只要給我供應一些紙張,至於金錢之類的,就不必再提了。”
宰予笑呵呵地回道:“報酬的事,可以回頭再說。但我現在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道夫子您能不能答應。”
孔子點頭道:“儘管說來。”
宰予從自己的小布包中掏出紙筆,放在孔子的案前。
“學生才疏學淺、德行欠佳,所以我希望您能為報紙提個名字。”
“嗯……好吧。”
孔子拿起筆來,稍作沉思,然後像是想到了什麼,提筆一揮而就。
學生們湊上前去一看。
紙張之上,赫然是兩個剛勁有力的大字——仁報!
眾多學生讚揚著:“夫子,這個名字好啊!以仁為報,方是大道。”
一片讚揚聲中,唯有宰予輕舒一口氣。
還好,剛才看見兩個字,差點心臟都停了。
我還以為夫子寫的是福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