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道:“子開說夫子今天教咱們《文王操》。”

子貢正在喝水,聽到這話,差點沒把水噴在宰予臉上。

“子我,剛剛子開和你說了那麼多,你就記住了這個?”

顏回則縮在一旁小聲的嘆了口氣。

唯有宰予一本正經的回答道:“這你就不懂了。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一千個人的耳朵裡,能聽出一千種《文王操》。

子開從夫子學《文王操》的故事裡,明白了學習應該把握住精髓的道理。

而我從夫子學《文王操》的故事裡,推斷出子開的言外之意是夫子今天要教《文王操》。

這是每個人所擁有的技能與長處不同所決定的,哪裡有什麼高下之分呢?”

子路被他唬的一愣一愣:“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我感覺你說的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子貢則看出了宰予的破綻,他趕忙說道:“子路,你別入了他的套。在他的那套邏輯下,他怎麼說都能讓人感覺有道理。”

宰予則不屑一顧道:“不服?不服來辯!”

子貢剛想開口殺一殺宰予的威風,忽然聽見夫子的聲音悠悠傳來。

“賜啊!你們又在吵什麼呢?”

子貢趕忙住嘴,他扭頭向著夫子的方向望去,發現夫子的身後還跟著一個抱著小孩的男人。

正是曾點和他的兒子曾參。

宰予笑嘻嘻的站起身,從身後的布袋子裡拿出之前他用飴糖和公輸班換來的木鳶,送了上去。

他一邊走,還一邊唱道。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的腳趾呵,仁厚的公子呵。哎喲麟呵!

麟的額頭呵,仁厚的公姓呵。哎喲麟呵!

麟的尖角呵,仁厚的公族呵。哎喲麟呵!)

宰予唱的乃是《詩經·周南·麟之趾》,常用來表達對於喜得貴子的祝福。

曾點接過木鳶,他受到恭賀,自然也要回禮。

他從袖子裡取出一根筆遞給宰予,同樣唱道。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孔子看見學生們這般友愛,開懷大笑:“好!好啊!守仁而知禮,無外乎點、予。”

其他人見了曾點的孩子,也紛紛上前贈禮。

有的送一塊獸皮,有的唱一首祝詞,也有的送一些隨身攜帶的小物件……

正在眾人其樂融融之時,忽然有人發現,有個坐在學社東側的學生滿臉憂愁、紋絲不動。

“咦?那不是子木嗎?他從衛國回來了?”

“子木,衛國的風光比起我們魯國如何啊?”

宰予也湊到了他的身邊,神神秘秘的小聲問了句。

“子木,你要是沒事的話,回頭哪天也給我開一卦唄?”

商瞿抬頭望了眼宰予,又望了眼曾點懷裡的孩子,哀嘆一句:“唉,我現在可沒有算卦的心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