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舌戰陽虎(第2/2頁)
章節報錯
陽虎大笑著拍了拍孔子的肩膀:“仲尼啊!我們認識也這麼多年了。
年輕時我只是個季孫氏的看門人,當初季孫氏宴請士人,你想要參加宴會,卻因為身份低微被我拒之門外。
而現在,我成了魯國的看門人,我敞開大門請你入內,為何你反而不願進入了呢?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歲月是不等人的。仲尼啊!所以你給我的答覆是什麼呢?”
孔子聞言,一聲長嘆,心中五味雜陳。
他的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司馬,他的父親叔梁紇曾擔任魯國的陬邑大夫。
雖然家世顯赫,但父親死後,母親顏徵在便因為身份低微,在孔子三歲時遭到驅逐。
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搬到曲阜闕里,平時靠做一點零工碎活養活家人,最終因為操勞過度英年早逝。
他此生致力於學問,為了豐富學識曾求學於老子、郯子等人,為的就是能夠出仕匡扶國家,報償母親養育之恩,實現自己的志向。
然而這些年,他卻屢屢碰壁,一轉眼,今年已是四十有七,但卻還是一事無成……
孔子望著胸前花白的鬍子,心中滋味兒不知如何述說。
他長嘆一聲道:“好吧,我……”
“夫子。”
孔子話音未落,子貢便帶著冉求和宰予從人群中鑽了出來。
孔子看著三個弟子,驚訝道:“阿賜、阿予、阿求,你們三個怎麼來了?”
冉求畏畏縮縮的說道:“我方才在街上看見您,所以就……”
子貢上前施禮,面對高他一個頭的陽虎以及一眾家丁,絲毫不顯懼色。
他衝著陽虎開口道:“您一直想要招攬夫子,讓他出仕,這是為什麼呢?”
子貢這句問話,直指陽虎招攬孔子的險惡用心。
陽虎的本意大家心知肚明,只要將其戳破,陽虎就算臉皮再厚也不會再繼續糾纏孔子了。
陽虎沒料到子貢居然會橫插一腳,這個問題也的確不好回答。
但他能從一介陪臣走到如今執掌魯國權柄,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他思量了一會兒後,很快給出了回答。
“我聽說,治理國家,有三種人才是最難得的。
一是講求仁義的君子,這樣的君子,可以任用他們去匡正國人的行為,樹立榜樣、改善風氣。
二是懷揣智慧的智者,這樣的智者,可以任用他們去匡扶國家的社稷,治理城邑、富國強兵。
三是勇敢無畏的勇士,這樣的勇士,可以任用他們去守衛邊疆的土地,阻擋外敵、震懾戎狄。
現如今,魯國講求仁義的人當中,沒有可以超過仲尼的。
擁有智慧的人裡,沒有能夠比肩仲尼的。
談到保衛國家守護國君時,沒有比仲尼更具勇氣的。
現在我陽虎執掌國政,怎麼能不為國家推舉這樣的賢才呢?”
子貢聞言,笑著回道。
“一般來說,那些仁人君子必然輕視財貨,所以不能用金錢來誘惑他們。
勇敢的壯士自然會輕視危難,所以不能用禍患來恐嚇他們。
而有智慧的智者,通常通達於禮教,明晰於事理,所以不可以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們。”
語罷,子貢指著站在孔子周圍的家丁說道:“如果您真的想要請夫子出仕,為什麼不能仔細的考慮我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