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拉著宰予和冉求義憤填膺的衝出居所,準備去陽府門前給夫子助陣。

但宰予卻和心急如焚的子貢不同,他給夫子助陣的意志十分不堅定。

宰予在融合了陳韜的意識的同時,也融合了圖書館中的大量文獻。

按照陳韜的記憶和文獻顯示,夫子雖然在後世被尊為聖人,但他生前卻一直鬱郁不得志。

宰予的思想在孔門中本就十分另類,在融合了陳韜這個人的想法後,他更是愈發堅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仁義道德是很不錯,君子之風也是人人嚮往的事物,這都沒什麼錯。

但即便仁義如夫子這般的人物,如果沒有地方施展抱負,他的學說終究只能是一番空談啊!

陽虎雖然名聲狼藉,他邀請夫子出仕也是為了借夫子的好名聲來洗白自己。

但無論如何,陽虎至少實打實的為夫子提供了一個出仕的機會。

如果就此錯過,那夫子這輩子都碰不到這麼好的機遇了。

不過如果我直白的勸說夫子出仕,挨頓罵恐怕都是輕的。

被夫子罵兩句倒也算了,如果讓子路知道我勸夫子助紂為虐,鬧不好還得挨頓打!

宰予兩手掐在太陽穴上,心中叫苦連連:“還真是兩難啊!”

宰予心中還在糾結,子貢和冉求卻健步如飛。

他們拉著宰予一路橫衝直撞,穿過曲阜的大街小巷,沒一會兒便殺到了陽府門前。

站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三人踮起腳尖四處尋覓,沒一會兒便發現了孔子的行蹤。

“夫子在那裡!”

這倒不是他們仨眼神好,而是孔子實在太扎眼。

畢竟無論在哪個年代,一個身高九尺六寸的大漢總會鶴立雞群。

孔子身邊圍滿了陽虎手下的家丁,旁邊還停著一輛雙轅馬車。

馬車上的男子,一身冰紈直裾華服,足踏絲履,飾以珠璣,腰金佩玉。

國字大臉威武非凡,濃眉大眼看似憨直,然而其中若隱若現的狡黠卻無時無刻不在警告他人,如果小看這位身高超過九尺的魯國大漢,必定會付出莫大代價。

宰予見到這人後,便忍不住嘀咕:“這人長得和夫子好像啊!”

冉求看見這情形,頓時慌亂。

“那個人就是陽虎。他知道夫子之前避而不見,現在碰見夫子肯定會百般刁難。”

在眾人的注視下,陽虎由僕人攙扶著走下馬車,他看了眼孔子手中提著的禮物,突然咧開嘴笑了幾聲。

“你這是來給我回禮的嗎?”

孔子先施一禮,隨後應道:“方才您不在府上,所以正打算回去。”

“回去?”陽虎哈哈大笑:“你就這麼不願意見到我嗎?”

孔子默然不語,但他的態度已經足以回答陽虎的問題了。

陽虎見狀,也不惱怒,而是衝孔子招手道:“來,我有幾句話要和你說。”

“您請講。”

陽虎盯著孔子的眼睛說道:“有才能卻選擇不用,放任國家迷亂,這樣做可以稱之為仁嗎?”

孔子沉默了一陣,回道:“不能。”

陽虎聽到這個回答,知道孔子已經入套,於是他笑著又問。

“那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慧嗎?”

孔子低著頭嘆了口氣:“不能。”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