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臣附議”的附和聲中,突然炸響了一道驚雷。

“臣,反對!”

突然一道宏亮的聲音響起。

漢章帝眼睛一亮,看向說話的人。

正是三公之一,司徒鮑昱。

司徒鮑昱怒氣衝衝的站了出來說道:“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可是司徒大人可考慮過等大軍前往救援,是否還來得及?”

“臣想過,集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即樓蘭,漢屬西域小國)兵,合七千餘人,分頭合擊圍困柳中城的匈奴。”

“四十日間,足還入塞!”

還略顯猶豫得漢章帝又扭頭問一直默不作聲的顯親侯竇固:“顯親侯竇愛卿怎麼看?”

“臣以為,莫寒了為大漢拼殺的將士的心!”身為外戚的竇固有心無力,滿朝眼睛都盯著他們這些外戚,加之他最大的依靠漢明帝已經駕崩,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他不得不謹言慎行。

司徒鮑昱又站出來說道:“陛下,那些將士可是咱們大漢男兒,大漢子民雖然很多,但沒有一個人可以放棄!大漢領土雖然很大,但沒有一寸多餘!大漢永遠有決心和實力捍衛領土的完整和百姓的尊嚴!”

“臣以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司徒鮑昱的聲音成了朝中的一股清流,擲地有聲,震徹人心,在大殿上蕩氣迴腸。

此時,章德前殿掠過一隻雄鷹,留下一道尖嘯,扶搖直上。

漢章帝聽的熱血沸騰,覺得胸膛裡波濤洶湧,當即一拍龍椅扶手。

“准奏,出兵!”

“傳令徵西將軍耿秉暫緩巡視涼州,屯駐灑泉郡,代理太守酒泉職務,統籌援軍一切事物;”

“派灑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徵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及鄯善的軍隊,共七千餘人,前往救援西域都護。

“大捷!大捷!都護府大捷!”

就在這時候章德前殿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位傳令兵大聲吆喝著,生怕無人聽見。

“大捷?”

眾朝臣一愣,這不是血書求救,怎麼冒出來了一個大捷?

“快,快傳上來!”

漢章帝眼睛一亮,激動之餘,快步往前跑了兩步,這才想起自己的身份,於是強忍住親自接到捷報的衝動,坐在龍意思伸著脖子看向殿門口方向。

自然有當值的宦官將捷報呈遞上來。

“陛下,捷報!”宦官邁著小碎步穿過一臉蒙圈的朝臣,朝著漢章帝跑去。

“念!”

漢章帝往前迎了兩步,又站定眼巴巴的看著那個風塵僕僕的卷軸。

“還是容朕先睹為快!”

看著手忙腳亂拆著外包裝的宦官,心急的漢章帝等的心焦,看到卷軸的那瞬間,一把奪過來,鋪開。@·無錯首發~~

大殿之上,眾臣面面相覷,紛紛伸長脖子看著數丈之外的漢章帝,儘管他們看不見那捲軸裡寫著什麼,但是他們打死也想不到區區不到千人的都護府能取得什麼樣的大捷。

就連竇固也一臉蒙圈,用詞“大捷”,那可不是一般的小勝啊,就算有新式武器,但是人數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