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火燒侯府(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就發生了剛開頭的那一幕,蕭炎及時救下了被伏擊的沈子騰。
而那名家丁看到又一處起火的馬料倉庫和空無一馬的馬廄之後頭也不回的跑回去報信了。
蕭炎和沈子騰縱馬追了不久之後就聽見顯親侯府響起了悠長的警鐘,那低沉的鐘聲能傳播好遠,這個聲音響起意味著顯親侯國進入緊急狀態,可以說全民皆兵也都不為過。
上次這個警鐘響起的時候還是十四年前,那是現在的羌首迷吾之父滇吾造反的時候響起的。
沈子騰回頭看了一眼火光沖天的侯府,說道:“希望他們還能來得及!”
大約一刻鐘之後,侯府裡顯親侯竇固私有的馬廄裡衝出三騎,分別朝著顯親侯國南邊的漢陽郡郡守冀縣,還有東北方向的成紀縣和西北方向的平襄縣絕塵而去,聯絡三地的郡守和縣令做好準備,對這股叛軍圍追堵截。
與此同時,竇彪一身明亮的甲冑,騎著一匹高大的汗血寶馬一馬當先出了府門,緊隨其後則是五六騎,再後面則是跑步跟著他的家丁。
這身甲冑是竇彪祖上衛國戍邊立下汗馬功勞後光武皇帝賞賜他爺爺的,是他們家的傳家寶,沒想到今天用上了。
只見竇彪眸子裡閃爍著興奮,他作為將門之後,當然渴望著建功立業,之前他猶豫不決是因為不確定迷莽真的會反,要知道一個羌人能爬到軍侯之位可比普通農民爬到軍司馬還要難,這樣難得的的位置一般不會有人輕易捨棄。
但是接連兩把大火反而讓竇彪不再優柔寡斷,他當即有條不紊的做出了安排。
先是下令派人騎著沒被掠走的老爺子的寶馬前往附近的三地報信。
同時召集正在滅火的家丁,只留下少部分人防止火勢蔓延,其他人跟著他前去鎮壓可能今晚就會造反的羌人。
竇彪的這個決定並不是魯莽,而是他知道羌人叛亂,押送隊伍中大部分人並不會捨棄大漢相對優越的生活,但凡有點腦袋的人都不會跑去苦寒之地當四處逃竄的老鼠。
所以到時候兩邊合兵一處,不見得迷莽就能成功。
竇彪一臉嚴肅,肅穆之下則是蠢蠢欲動,他滿臉的絡腮鬍子在火把的照映下顯得威風凜凜,那閃閃發亮的鎧甲在身更顯得竇彪英姿颯爽。
竇彪翻身騎上了老爺子的汗血寶馬之後,居高臨下俯視著周圍,頓時覺得胸膛裡面燃起了一股熊熊大火,將他本來謹慎淡定的鮮血燒的熱血沸騰,當他接過下人遞過來的長朔之後,這種感覺達到了峰值,他似乎看到了他父親馳騁西域的偉岸雄姿。
“我也可以!”竇彪心裡默唸著,等不及相國召集齊早已入睡的侯國部曲,便帶著幾十個府中家丁在趙磊的帶路下急匆匆的趕往押送隊伍駐紮的營地。
此刻滿臉絡腮鬍子竇彪看起來倒真有一番沙場點兵的感覺。
侯相則在校場等待著前來集合的屬國部曲,也就是那些顯親侯國的普通老百姓,他們平日裡就是農民,但是每年都會組織一兩個月的軍事訓練,每家每戶都要出人,並且輪流在侯國執勤,負責顯親侯國的治安。
今晚這種大事,作為東道主的顯親侯國坐視不理的話,那就是嚴重的失職。
侯府的警鐘聲音傳的很遠,迷莽聽見的時候他已經殺出了一條血路衝出了顯親侯國的城池,他利用自己是押送隊伍的軍侯身份,騙開了城門之後,趁機將負責看門計程車卒全部斬殺,等能看到他的親信驅趕著那一百多匹戰馬後邊率先離開。
不得不說迷莽比竇彪殺伐果斷的多了,自打和下人閒談的時候就知道這邊馬廄裡有一百多匹戰馬後,迷莽就動了歪心思,盤算著過兩天事發之後要不要再殺回來搶了這批戰馬。
當蕭炎扮著信差求見竇彪的事被迷莽知道後,迷莽當機立斷,就帶著他的隨從出了大堂之後就直奔侯府東北角的馬廄。
迷莽這一次總共帶來了八名親隨,迷莽原計劃是留下一人放火,之後配合在馬廄留下的一個人伏擊得知馬匹全跑了之後來此檢視現場的竇彪。
可誰想,沒有等來竇彪,卻等來了沈子騰,那兩名迷莽親隨不得不改變計劃,在馬料倉庫放火之後伏擊沈子騰。
其他人則驅趕著對他們逃命很重要的戰馬趕往營地,他們羌人過著遊牧生活,所以驅趕馬群這些事對他們信手拈來,有了戰馬他們就不用擔心被追上。
那時候就是魚入大海,龍歸昇天,無人可以攔住他們奔向自由。
他們進的話可以趁著各地沒有戒備的時候,連夜北上,奔襲大約一百三十里之外的成紀縣城,獲取補給休息之後再趕往約定接應的地點後按原計劃撤離。
退的話,可以縱馬鑽入這連綿不斷的群山,伺機穿越邊境返回建迷的營地。
迷莽相信有了戰馬,這些靠兩腿的步卒是追不上他們的,就算有少量的騎兵也不足為慮。
這也是僅憑猜測迷莽就敢果斷殺出顯親城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迷莽的雷厲風行,讓他比竇彪的行動早了足足兩刻鐘,這兩刻鐘便是迷莽他們集合逃命的視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