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將言軍策,朝局待名臣(第2/2頁)
章節報錯
公孫琦:“其國內從上至下,皆是昏聵,實在不是聯盟之友,早晚有一天這夥賊人會背刺我朝。”
公孫琦:“所以臣這次率軍濟州,簡單地瞭解了我朝邊防的情況。”
公孫琦:“一,設立重鎮,駐軍屯田,整頓軍紀,重新劃分要地,由兵部儘快商議。”
公孫琦:“二,通商交好,明人重小利,必須得想辦法用商賈之道讓他們嚐到一點甜頭,這樣才能穩住漢明之盟,共拒北唐。”
公孫琦:“三,封鎖長江上游,盤查船舶,嚴防明藩細作刺探。”
公孫琦:“這三條,即為臣之對策,請陛下定奪。”
趙安聽罷,點了點頭。
趙安:“不錯,最起碼說明你想過這件事了。”
公孫琦一聽趙安這話,知道這是對自己的建議不滿意,便不再說話。
趙安:“這件事,朕還是要以你為主,再找些可靠之人再行商議。”
說完,趙安苦笑著,搖了搖頭。
趙安:“滿朝文武,竟找不出多少可靠之人。”
這便是南漢朝廷如今的悲劇,由於內閣多年的把持,操控科舉,如今朝廷裡的官員,多半各在一個陣營,這些陣營對應著不同地區仕宦鄉紳的利益,彼此制衡卻又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矇蔽趙安。
趙安也深知這一點,所以才稱南漢的朝廷為小朝廷,始終不能像北唐那樣,君主可以高高在上,形成至高無上的威嚴。
而南漢的這些官員,自己要是放縱他們,他們便合起夥來矇蔽。若是打壓他們,他們便合起夥來罷工。
簡直就是臉皮極厚,軟硬不吃。
趙安:“針的想法是。”
趙安:“讓韓成雁去守北唐,你去放南明。徐子墨坐鎮京城,由朕來親自培養,讓其日後成為我大漢的棟樑之材。”
公孫琦聽罷,知道趙安如此看著徐子墨,是又驚又喜。
公孫琦:“多謝陛下垂簾之恩,讓我這師弟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趙安笑了笑:“你們倒是感情身後呀。”
趙安:“朕有時候也羨慕你們,能有個交心的朋友。”
趙安:“哪裡像朕這樣,天天面對著些油腔滑調,簡直噁心至極。”
感嘆一番,趙安又聊回了正事,神色憂愁地說道。
趙安:“軍事上有三個,朕也算放心。”
趙安:“世人都說韓成雁有野心,他也有這個實力。”
趙安:“但是他也比朝廷裡那些官員強上許多。”
說著,趙安緊握雙拳,重重地按在了窗臺上。
趙安:“現在,朕的心頭大患就是朝廷裡面的局勢。”
趙安:“朕想借立儲一事,殺幾個逆臣,再作清洗,你意下如何?”
公孫琦頓時意識到此事涉及趙安家事,便不敢進言,急忙推辭道。
公孫琦:“臣不知,臣只會練兵打仗,不懂政事。”
趙安聽罷,也搖了搖頭。
趙安:“既然你不能給朕分憂。”
趙安:“朕便自己設局。”
趙安:“只是朕還拿不定主意,有個得罪人的活,該交給誰。”
兩人正說著,門外,小德張快步走了進來。
小德張:“主子,子時快到了,您得去龍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