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爬牆(第1/2頁)
章節報錯
屋子裡沉默了半晌。
半晌過後,董童英開了口:“王爺,死無對證,只剩下這賬本,是查不了的,如實報給陛下吧,相信陛下心裡會有一個論斷,不會將此事怪罪在王爺身上。”
沈知節鬆了口氣:“下官也是這個意思,竇知府呢?”
竇曲山想起倪鵬的囑咐,讓他一切都聽晉王吩咐,便道:“王爺,您怎麼看?”
晉王沉吟半晌:“如實上報,陛下心中自有論斷,卻也只能把老二罵上幾頓。”
沈知節低聲道:“王爺,下官知道您的意思,可是確實是查無可查啊。”
晉王正襟危坐:“你們以為我是要拿老二動刀子?不是,本王是想告訴你們,今上心中有論斷,百姓心中卻沒有,如今物議沸騰,一句死絕了就能堵住悠悠眾口?”
這賬本,小報早已經宣揚的人盡皆知。
“三百一十萬兩,”晉王食指在在桌上用力點了點,“半個月前三地洪災,餓殍遍野,國庫左支右絀,險些無錢賑災,多方徵調,才度過這個難關,饒是撥了那麼多銀子下去,也不夠這麼多張嘴上上下下一起嚼用,三百一十萬兩,夠多少張嘴吃飽?夠我們發多少次稻種?”
他的語氣凜冽起來:“你們以為死無對證,就能結案,今天你們從宮中出來,就會被人堵在街上扔爛菜葉!張瑞雖倒,可是張黨未倒,張家以鉅貪養人心,區區一項青白鹽,就已經到了三百一十萬兩,若是再加上茶案鐵案,各路所貪墨的加在一起,已經比國庫還要富裕!”
晉王指了指自己心口:“不錯,本王確實是在爭權奪位,可在這之前,本王也是個憂心社稷的李家人,
王朝腐敗至此,若是此次不將這股邪風打下去,往後私鹽之風愈演愈烈,官鹽只能一再提價補這個窟窿,這樣下去,誰能吃的起官鹽!養不起自己的子民,反倒是養肥了夏國這頭狼!”
一席話,說的四個頭顱都低了下去。
董童英長嘆一聲:“今天坐在這裡的,都算是能守住口舌的人,既然王爺剖明心跡,下官也就有話直說。”
說到這裡,他看了看提刑司正副二使。
二使全都垂著頭,並不把自己當成外人,沒有要告退的意思。
董童英便抬頭繼續道:“王爺,下官舉薦您審查此案,便是想要您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將定州走商道的那一批膽大之徒一舉拿下,即能得功勞,又能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
如今死無對證,不查也好過查,您查的越認真,在今上面前越不討好,
今上縱然生氣,但和燕王畢竟是親父子,只能做家事處置,您查的越清楚越明白,今上就越會以為是您容不下兄弟,若是查不明白,今上更會以為您處心積慮,要害兄弟。”
晉王擺手:“陛下不愛我這個兒子,並非是我不做此事就能挽回,不必管他。”
董童英聽他似有含恨之意,只能在心中長嘆一聲,不再多言。
天家父子,如同今上和晉王這般的,還是少有。
竇曲山出聲道:“王爺說的有理,姑息養奸,不是正途,還是得查,依下官看,就從定州碼頭尋找蛛絲馬跡,順著鹽船所經之地細細查訪,凡是和此事有關之人,悉數關押審問,如此順藤摸瓜的查,諸位看呢?”
提刑司二人因是晉王親自認證過的廢物,好不容易等到此次報效的機會,自然要和晉王同氣連枝,親密無間,立刻開動腦筋,把自己腦子裡的家底全都掏了出來,出了許多的主意。
這兩條變節的老走狗,倒也不是全無用處,說的還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