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馳,你以前接觸過話劇嗎?”

“我看過曹禺先生和老舍先生的劇本。”

“沒排過話劇?”

“沒有。”

“沒有接觸過話劇,還能有這樣的見地,很難得。你具體再說說看,怎樣平衡重與輕的關係?”

宋馳坦言說:“我的想法未必成熟。”

周琳鼓勵道:“你儘管說。”

“好吧。我的設想是在劇情中增加一家三口——父母帶著孩子。

“設定父母是錢州大學的畢業生,帶著孩子故地重遊,給孩子介紹錢州大學的歷史,以此來代替畫外音的背景介紹。

“這樣既可以代入劇情,又可以增加互動,拉近與觀眾的關係,還不用破壞整體架構。

“如果說整部話劇像一艘鉅艦,一家三口就像遊弋在鉅艦附近的一艘快艇。

“有了這一艘快艇,就可以把劇情當中很多背景介紹的臺詞和劇情刪掉,劇情更加緊湊,也不必增加時長,還能增加代入感、親切感。

“正式表演的時候,一家三口可以出現在舞臺上,可以出現在觀眾席,可以在觀眾中間走動。

“劇情切入上也可以有多種選擇,比如可以從第一任校長的雕塑引出劇情,也可以從校史館的一張照片切入新劇情。

“我甚至想,如果校領導不介意,我們可以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吐槽、調侃、活躍氣氛,也可以在關鍵時刻昇華主題,順便祝福錢州大學蒸蒸日上。周老師,您覺得呢?”

周琳眼神之中的驚喜多了幾分:“宋馳,你真的沒有接觸過話劇?”

宋馳笑了:“看來周老師覺得我的想法還行?”

“不錯,我馬上跟編劇溝通。”

宋馳連忙說道:“周老師,其實一家三口的臺詞未必需要編劇老師撰寫,不如交給學生編劇來完成。在不增加編劇工作的情況下,他可能更容易妥協和讓步。”

周琳的眼神更欣慰了:“有道理。”

……

在黃海、谷大為、羅辰嫉妒的目光中,在唐思、米多多和林鼕鼕崇拜的目光中,宋馳再次打動了周琳。

談話結束之後,周琳把宋馳的想法告知了演員,並把給一家三口寫臺詞的事情交給陶媛。

陶媛欣然接受。

考慮到話劇架構即將變化,周琳索性臨時取消下午和晚上的排練,改在明天上午進行。

大家都各自散去,陶媛把宋馳叫住商量劇情。

沒有周老師在,宋馳說話就隨便多了,講解也更加細緻。

他參考上一世的經驗,建議陶媛把臺詞寫得輕鬆、日常,接地氣。

宋馳還說:“在演員的選擇上,演爸爸媽媽的兩個人最好要善於和觀眾互動,善於帶動氣氛。”

陶媛很受啟發:“宋馳,我突然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我覺得,你可以出演一家三口的爸爸,讓墨墨演你的女兒,再找一個人演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