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五個老人一起走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各種各樣的工坊,在則天年間,陸續展開,這些都是從將軍府傳出來的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東西各式各樣,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有需求。
進不了工坊?沒有田地?不要緊啊,皇家在各地都有大片的土地,只要身份能夠得到將軍府安排下來的人暗訪確認,你就能得到一畝三分地,種子是官府提供的,種出的糧食,你可以留下八成,另外兩成需要交給朝廷。
……
這些,從根緣來講,都是五個老人的功勞,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上將軍和十三公主,可能就是愛屋及烏的表現吧。
……
悼念、喪葬、用了九日時間,後續的陵墓修繕工作會持續更久。
完成這一切,女帝投入了朝政,而攝政王也如他自己所說,他要隱退,只是女帝未同意,他依然每日還是要上朝,只是慢慢的只需要提供建議,朝堂的一切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交給了女帝決策。朝官們也在慢慢改變,老臣們陸續體面地退出了朝堂,朝堂中也陸續加入了新的年青人,迎來了新生的力量。
這些陸續加入的新人,都是跟女帝年仿的年青人,生長在九州一統的時代,也是生長在思維思想改變的時代,無論男女,都不像之前的老臣那般迂腐,敢想敢做——當然,他們不敢去想謀反也不敢去做!這是笑談。
作為封建王朝,作為千古無一的女帝,封筱瀟並未唯親是用,但舉賢也從不避親。
則天八年,一道明旨,幾乎要了她十二個舅舅的命!另外的十二個舅舅還好,因為沒有封地,基本上都是呆在帝都,當個閒散王爺。
關鍵是,這道明旨,她沒有跟攝政王有過任何商量,也從沒在父母親面前提過半分。
“朕思之已久,今天下大定,郡王封地制度已不再適合如今的大漢皇朝,特旨如下:各郡王上交官印回京致仕養老!皇朝十三郡,改為十三省,十三省設長官一名,副手兩名,由朝廷擇優選派,任期五年,非特殊情況不可連任!”
“以原有監察院、都察院原有官員為基,配將軍府親衛及皇家護衛,設監察部,獨立於六部之外,直屬皇帝統領,派十三路公署分駐十三省,十三路公署長官代君監察十三省長官及副手,公署官員同級監察各級官府及官員。十三路公署屬常設機構,相關人員非常任駐署官員,奉皇帝旨意可跨區域辦案。”
隨後,一系列的細則全部公開,九州大陸上第一次出現了標準的中央集權制,封疆大吏不再享有當地稅收截入自家腰包的權利,稅收國有,你可以按標準截留,但不屬於你自己。說白了,封疆大吏變成了跟所有官員一樣的角色,拿著朝廷給的薪酬辦事。
貪?別想了,監察部官員是做什麼的?原來的監察院和都察院那都是皇族之弟的精銳,再加上將軍府和皇家護衛,你想餵飽他們,可能性太低,關鍵是,雖是常設機構,但他在這個省並不一定就是真的在監察你。
讓這原來的十二個郡王舅舅頭疼,可又有什麼辦法?反?沒法反,兵權沒有,民意也根本不站在他們這邊,看看細則裡面那一條就知道民意為什麼不站在他們這邊。
“改為十三省之後,原各郡郡王府可截留的三成依然不變,但會在來年用於該省的學堂、道路、橋樑、危險房屋改造建設,凡民間房屋有損壞情況,可向官府申請,經由大漢陸軍進行調查確認並予以修復。”留你一個郡王做什麼?你截留的三成有多少用在我們身上了?大多數都進了你自己的腰包了,看看這下多好,我們家的房子有點破損,給官府登記,陸軍就會派人來給我們修好。
軍隊依舊聽從於將軍府的號令,如今的三軍統帥已經變成了上官雄飛,傅雷在則天七年初也辭世了。水師那邊雖然還是吳靈聰的主帥,但好像還是沈秋月當家。陸軍和空軍主帥還是上官雄飛兼任的,周至是他的副手,兼任將軍府的親衛隊長。
所以,這十二個郡王舅舅不爽歸不爽,還是隻能交權回北平養老,不交不行啊,改稱為大漢各省軍部的兵士就在他們的郡王府門口候著,時間到了你不走,那我才不管你是皇親還是國戚,這是抗旨不尊,而且還涉嫌謀反了——讓你交權回帝都不交,這就是裂土的前奏,不是謀反是什麼。
明旨下發之後,封小剛夫妻三人就得到了訊息,雖然之前女帝並未給他們講過會這麼做,但依照他們給封筱瀟的教育,能夠想到她遲早有一天會這麼做。
北平也是一個郡,而且是大漢皇朝最大的郡,這是康親王封承煥統領的郡,他是北平城的城主,也是北平郡的郡王,只是他的頭頂上還有一個康親王這個更大的招牌。
收到這個旨意,他比任何人都開心,這個城主他早就不想當了!
十三郡的長官和副手,相互也擁有監督制衡的權利,女帝從各部擇優選了第一批的三十九人,十三個長官一起談話,二十六個副手一起談話,分別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能做的!凡是不能做的拋開,就是你們能做的!這是封小剛和劉思雨教給她的“負面清單法”。
凡是不能做的,都涉及到抄家滅族!
“眾愛卿可以貪,這點朕並不反對,但是別做得過界,眾愛卿都讀過史書,想必大漢武帝十九年中發生的封家軍親衛隊血洗沙州那件事情大家都還記得。朕讓你們統領天下十三省,給了你們足夠的權力,做得好,可以再次升遷返回朝廷高升一級,做不好,會有很多人排著隊等著你們的位置。”
“各省截留的銀子可能會出現不夠的情況,如果真有需要,朕也不會不捨得多給,只要你們的理由足夠,經得起考驗,國庫有的是銀子,你們想要多少朕都可以給。要人才,天下的人才何其多,只要你們想要,朕都能給你們找來。哪怕是有時候朕這個朝廷裡發出的某些政策可能不適合你們所在的省施行,你們都可以上書反對,這不算是抗旨。朕就是一句話,為官一任,你們可以因為朕的政策有誤而拒施行,但你們要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父老鄉親。”
“送各位愛卿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