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微臣有一計,十分附和現在的場景,只不過這是一招險棋,稍有不慎便會陷韓宋於混亂之中!”

楊太后聽到張思澤有計劃,便急忙開口說道:

“有計劃就好,說來聽聽無妨!”

張思澤聽到楊太后應允,便開口說道:

“太后,由於羅正文將軍一直管理著韓宋的軍權,他一死,我們韓宋便少了能帶兵打仗的將軍。

更何況,與我們對陣的,是大明朝少有的,極為強大的涼國公藍玉。

藍玉與我們接觸雖不多,但是其大破捕魚兒海的豐功偉績,實在是太過耀眼,即便是羅正文將軍還活著,都很難與其抗衡。

但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自然是士氣,所以我提議,要皇上親自督軍,率領我們韓宋士兵守城!”

韓林兒聽到張思澤的話,頓時大怒,破口大罵道:

“要朕親自去守城?

張思澤,你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

你還是仰仗著太后的寵愛,有恃無恐了?

朕!身為一國之君!怎麼可能親自前去率兵守城?

再說了,你這是什麼狗屁的計劃,別人打仗都是進攻,你倒好,獻了一記,反而是帶兵守城?

你說!你是不是大明朝拍來的奸細?

前來陷害朕的?”

韓林兒言語激動,忍不住向著張思澤走去,想要給他兩腳。

楊太后見到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如此丟人現眼,一柺杖就敲在了韓林兒的膝蓋之上:

“滾一面待著去!”

韓林兒見母后生氣,也不好說什麼,捂著膝蓋站在了一旁。

楊太后見韓林兒不在胡鬧,便看向張思澤問道:

“思澤,你能詳細說說你的計劃嗎?”

張思澤哈哈一笑,開口說道:

“楊太后,你應該已經知道,現在我們魯王城的百姓們已經走的走,逃的逃,這看似對我們韓宋十分不利。

但這卻恰恰給了我們極好的機會。

因為魯王城裡,留下來的都是士兵,可謂是全城皆兵!

魯王城裡最少都要有三十萬的百姓,而逃跑的人,是決不能把糧米帶走,這樣的話,就算我們現在魯王城裡只有三萬兵馬,吃三十萬人的糧食,也足以吃上十年有餘!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我們人數少便守城!

打仗是十分勞民傷財的,大明朝若是從遼東河北平調三十萬兵馬,前來圍困我們一個月,早少要消耗三萬兩銀子。

而一年就是三十三萬兩銀子,我們只要能靠著糧食挺過三年,那他們大明除了放棄就別無他選!”

楊太后聽到張思澤的計劃眼前一亮,因為這個計劃雖不完美,但卻正是最符合當下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