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也是我們大明鬧饑荒最嚴重的地方。

知道為什麼嗎?”

朱棣搖了搖頭:

“不知道。”

朱標看著朱棣咬牙切齒的說道:

“因為兩廣的富商最多!

每次去兩廣賑災,老爺子都會讓戶部從國庫中,調出一百萬兩金子,用來維持四萬百萬饑民的吃喝,讓他們不至於餓死。

但是經過我的仔細調查,我才發現,這饑荒的根源出在了兩廣的富商身上。

因為糧食減產這種事,實際上都是可以預測的,很多富商在發現糧食減產後,可以為自己帶來暴利。

便開始使壞心眼,在糧食減產的前一陣,這些富商便開始大量收購糧食,將糧食囤積起來。

開始借糧食減產為由,不將糧食售賣給平民。

等到鄉鎮陸續的開始出現饑荒的時候,他們在將糧食的價格頂到十倍以上,開始售賣糧食。

平民餓了肚子,雖然痛恨富商的行為,但卻沒辦法,畢竟不買就要會被餓死。

原本二百文錢能買一石米,現在二兩銀子才能買一石米。

家裡人多,又沒什麼積蓄的家庭,吃個半個月,家裡就斷糧了。

從富商手裡買糧食又買不起,就只能強忍著餓著肚子,時間一長便鬧起了饑荒。

這些富商也不發愁,沒人買他們囤積的糧食,任由平民餓死也不肯降價。

直到老爺子拍我們前來賑災,在將糧食賣給我們,用來謀取私利。

畢竟我們不從他們手裡買糧食,從別的地區運送糧食的話,有可能會比從他們手裡買還要更貴。

就是因為這些富商這麼搞,才導致兩廣每隔兩三年,就大鬧饑荒,不是農民起義,就是饑荒四起,饑荒過去,死去的人都在街上腐爛發臭,散佈細菌,瘟疫也就隨之而來。

所謂的糧食產量不足,就是富商的遮羞布罷了。

糧食產量不足又能怎樣?

那些平民勒緊了褲腰,從一天吃兩斤米,變為一斤米,也不至於餓死上百萬人!”

朱標恨這些富商,恨得咬牙切齒,讓在一旁認真聽朱標講述的朱棣,也對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富商,破口大罵:

“咱大明怎麼會有這種人渣在!

難道就沒人治他們嗎?三司都是幹什麼吃的?

我雖然把北平城的物價提高,會讓百姓過的苦一點,但那也是為了北平城不受瓦剌的侵害,所做出的犧牲。

他們這些富商,簡直就是把百姓往絕路上逼啊!

難道就沒有人收拾他們嗎?”

朱標冷笑一聲:

“怎麼沒有,我每次去兩廣賑災,少說都要血洗五六個當地計程車紳商戶。”

朱標看向了被鄭和綁在一旁的柳青青,冷哼道:

“老四,不要怪我殘暴不仁,我和老爺子可不一樣,不妨我們兄弟二人打個賭,我們一會去抄柳家的家。

他們若是沒有私自屯糧,我就給柳家一個活命的機會。

但若是他們柳家敢私自屯糧,那就別怪我沒給他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