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青被鄭和的鎖鏈,勒的身上黑紫淤青,正不斷的扭動,希望能掙脫身上的鎖鏈。

“遵命!皇太子殿下!”

眼前一暗,宅院的上空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聲響。

柳青青抬頭一看,就見到宅院上空,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近千名士兵,這些士兵都手拿精鋼佩劍,蹲在宅院的四周,彷彿要將宅院上方的天都給遮住一般。

看到這麼多計程車兵,以及自己的夫君都對那踹門男子,唯命是從。

柳青青清楚地意識到,這個男子決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但此時自己的嘴巴,已經被抹布完全堵住,根本說不了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士兵,開始挪動家裡的各種值錢傢什。

趁著將士們在陳家清點傢什,以及抓捕陳家和柳家人的時候。

朱標朱棣二人則找了個藤椅,坐下歇息,鄭和與陳亨恭敬的站在二人身後。

“大哥,你這次又打算怎麼辦?”

朱標端起了一旁,僕人呈上來的茶水,喝了一口,笑道:

“怎麼辦?崔家怎麼辦,柳家就怎麼辦!”

陳亨站在朱標身後,聽到朱標的話,打了一個寒顫,但想到朱標不讓自多言,張開嘴的嘴便又慢慢的合上了。

朱棣聽到朱標又將目光盯在了柳家,覺得此事有些不妥:

“大哥,這樣不太好吧?

我們北平城有四個大家族,分別是徐家,韓家,柳家,崔家。

這四家都掌握著北平城的經濟命脈,我們上午剛剛滅了崔家滿門,現在又將劍指向了柳家。

我們連著滅了北平城裡的兩個富商,這是否有些不妥,畢竟他們也沒作什麼錯事。”

朱標輕輕的搖了搖頭,看向朱棣說道:

“老四,你從小就被老爺子教育的好打好殺,喜歡兵法,喜歡帶兵征戰,所以你不是出入皇宮,就是出入王府,很少會接觸到平民百姓。

而我就不同了,從我懂事開始,就由宋濂先生擔當我的老師,每天學的都是四書五經,每日干的事,都是學習/老爺子批閱過的奏摺。

奏摺這東西,最能反應大明朝的情況,但喜訊少有,慘事頗多,不是洪水地震,糧食減產,就是饑荒造反,氣候反常。

總之就是一句話,人間慘劇,但這人間慘劇,除了天災,就是人禍。

而這人禍,大部分都是這些。紮根在本地計程車紳商戶所造的孽。”

朱標頓了頓,見朱棣一臉茫然的表情,嘆了口氣,繼續給朱棣講解道:

“你也知道,我在皇宮的時候,哪個地區有災情,我都會帶著錢糧去賑災。

而每當我到了鬧饑荒的地區,都會看到餓的皮包骨的饑民遍地,他們沒有飯吃,就用手去扒樹皮,整個手指甲都扣的外翻過來,鮮血淋漓,簡直一副人間地獄一般。

但一轉眼,就來到了當地的三司,當地的三司,聽說皇太子來了,為了阿諛奉承,便拿出了本地的好酒好菜,山珍海味給我品嚐。

四弟,大哥說句實話,我也不是什麼善人,咱家老爺子打下大明天下,也是為了能讓自己,以及咱們這些後人,過上些好日子。

但當我看到三司為了迎接我,所備出的山珍海味,我是真的一點也吃不下去。

一想到門外的饑民,為了吃點樹皮填飽肚子,把自己的手指甲都生生扣斷,在看到桌子上的山珍海味,我就覺得一陣陣的噁心。

仔細調查後才發現,大部分鬧饑荒的原因,都是來自於崔家,柳家這些士紳商戶在搞鬼!”

朱棣聽到朱標如此說,心裡甚是不解:

“大哥,不對啊,我也去賑過幾次災啊,當地的三司都和我說,鬧饑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糧食產量不足。

糧食不夠吃,才鬧得饑荒啊?”

“純他媽的放屁,聽當地三司的話,不然去街上拉一條狗問問,都比他們知道的清楚!

什麼糧食產量不足,什麼糧食不夠吃,都是為了敷衍我們這些賑災的皇子,我去兩廣賑災的次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