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著南楚二聖之一的陵光君一紙詔令,引出了潼城千礱縣學子許仲彥許三郎,在南楚都城連州昭華殿上的一番口舌。
連州城中一片雲動,四境之內遍野列風。
這最大一股風,卻獨刮向了連州西北七百里外的邊陲小城,潼城。
而在潼城之中,梁州將軍溫宗之女溫故,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兵行險招偷樑換柱,將六千梁州軍將士光明正大地隱於潼城之內。
其內,太守劉著僅為進退同盟,卻未歸心。
更有城中大族,或通北虞,或聯南楚。
潼城治下千礱縣女縣尉金綰,又因好友李尋慘死,將其禍首歸於溫故麾下都統周通之身,此時正尋找機會,以作報復。
此三者為內憂。
其外,自稱“唐明顯”的男子帶一隊人馬進入潼城,暫被扣於府衙後一處院落當中,其真實身份及目的尚未可知。
同時另有一隊共二十四名壯漢,自南楚定宜郡方向前來,正於城外徘徊。定宜郡乃是定宜戟楚陽關的屬地,此一行人怕是來者不善。
而溫故用計謀,假借潼城太守劉著之名取得潼城,依照常理,南楚朝廷為表劉著功績,恐不日將派人前來潼城細細過問。此事,如劍懸頸上,尚不知何時了結。
此三者為外患。
與此同時,少年英豪南一劍成望舒受南楚貴妃右相馮仙兒之命,護送許仲彥迴歸千礱縣,其間艱難,尚未可知。
而殺害李尋,引誘金綰來向溫故等人尋仇的背後真兇到底所圖何事,一時也難以猜測。
潼城一地並非險要,如今卻被各方勢力攪在了風口浪尖當中。
而各方牽扯頗多,潼城任何一個微小的動靜,都關乎著六千梁州軍的存亡。
自周通進入軍營,文良盯守“唐明顯”,溫故遣散護衛那日至今,又過去了七八天。
金綰並未現身,唐明顯也在給他安排的院中安然住下了,城外那一行壯漢仍未有進城的意圖,就連之前過所公驗一事中鬧了好幾番的潼城大族們,也都偃旗息鼓沒了動作。
只有溫故所在別院,今日倒還熱鬧。
“往左邊一點。小心點不要鬆動了。”
知夏站在門外,指揮著幾個家丁正抬著門額往別院正門口掛。
門額黑底金字,龍飛鳳舞的寫著“不失居”三個大字。
還是金綰的事提醒了她。
自從她找了個身份,旁人一直稱她為“太守姑母”或者“劉老夫人”。而要來她宅邸,打聽起來卻更是麻煩,“太守”二字畢竟扎眼,“劉老夫人”在潼城又不止她一個。旁人問著,到底不方便。
因為還要與劉著“沾著親戚”,用“溫府”是萬不能行的,思來想去,乾脆給這宅院另起個名字。
溫故心裡想著,自己比旁人更多出許多機會,但並不是要讓她虛度的,便想以“機不可失”做她在潼城這處居所的由頭,也算時時提醒著自己。
她把這個念頭和知夏簡單商量了,但也只說是之後每一步都艱難,萬不可錯失良機。
知夏立時想出個名字,既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前半句還好,後半句到底聽著不那麼順耳,不如就叫“再來居”,也算討個好兆頭。
溫故聽完笑了好一陣,心裡暗暗想著,這名字倒是符合她的情境,但聽著卻總覺得不那麼正經。
也是,知夏有過“全魚餛飩”這種起名的往事,想必這個差事是不能找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