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滴水不漏(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人家和少年人說話,道理自然能講得更多些,但若是道理講不通了,壓一句輩分再壓一句歲數,對方就算在理,也多說不出什麼。
倚老賣老雖不好聽,但卻最是管用。
溫故自然也能聽出來鄭統話裡的意思,她倒是不介意,只是言道:“也不是什麼聖賢書,不過我讀著,倒是有好幾處不解的,等會各位老爺說完了,也請幫我參詳參詳,指點一二。”
說罷,便把原本卷著的書本放平,攤在桌子上。
鄭統沒在意溫故的話,乾脆擺上老前輩的架子,端正坐好,一板一眼的道:“待正事說完,指點一二倒也不是難事。小娘子既然讀書,也應該明白時移世易的道理,往日間,我們這些老頭子在潼城輕易也不走動,如今情勢變了,我們也不能在家中安坐了。”
溫故點點頭,也不做聲,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表情,眼神都純真了幾分。
鄭統又道:“小娘子想必是不怎麼出門的,但既然是太守府裡的人,或許也知道些潼城前前後後的事情。但有些事,看見了,卻不一定想得全,我們與你說道說道,總歸沒有壞處。”
溫故認真道:“那我便聽著就是了。”
鄭統也不惜言,乾脆從楊萬堂來潼城講起,他如何立足,又是如何憑著與左丞攀上的那點細碎的關係,在這潼城當中作威作福魚肉鄉里。他們這些大族又是如何受他脅迫,如履薄冰。
直說到劉著赴任潼城前如何,劉著赴任後又如何。
言語中,楊萬堂的其他罪狀統統一筆帶過,單說這過所一事中惹出的是非,就花了大半的時間。
最後連帶著劉著如何忍辱負重,又如何沉穩謀算一招制敵,都毫不吝嗇地誇了出來。
溫故這麼聽著,心中連聲稱好,只可惜李茂不在當場,否則聽完這一番顛倒黑白,貪他人之功的言論,說不定也能有幾分助益。
說完這些,鄭老爺還不過癮,乾脆把文良如何仗勢欺人,周通如何巧取豪奪也添上了幾筆說了出來。
這二人,那叫一個凶神惡煞,罪孽滔天。幸好有英明的劉太守,巧借了眾人的幫忙,奪回潼城,救民於水火之中。
當然,這眾人當中,自然包括了“劉老夫人”。
他們這些大族的老爺們今日齊聚在此,他們說出來的話,就代表著未來潼城百姓聽到的話。
劉老夫人既然只是太守的助力之一,那自然不是這份功勞裡最大的一個。
他們若願意提,便有太夫人一份,他們若不願,別看今日她在百姓口中還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明日,就能把她變成憑著輩分,搶晚輩功勞的無恥老婦。
要是往日鄭老爺也不敢如此講,可偏偏這劉老夫人和自己的侄子有了異心。太守手裡面有實權,和他站在一堆兒,還能怕這老婦人不成。
原本親近的更容易因為些許口角而疏離,原本疏離的也容易因為三言兩語而變得親近。雖在大族當中,這種事見的卻也不少。
世情人心,不常因為些大事,反而是在瑣碎當中生變的。
鄭老爺有了這股底氣,前前後後就說了大半個時辰,幸好這言語當中涉及的人物都是溫故知夏再熟悉不過的,否則早就該昏昏欲睡了。但此時聽他這般講,也是一陣訝異一陣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