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剛一入城,那位“無所不能”的鄭家人又趕了上來,這次並不是要與他們說些什麼,而是見他們並無坐騎,於是叫著人一起不知道從哪牽了十來匹馬來。

又說不用專門來送,等稍晚時候自會上不失居里去取。

這人現下的作為恐怕是擔心這番“人情”無論大小,只到了他們這些門客手上,卻到不了太守姑母耳中,於是再給添上了一些。

折騰了半天幾人的確也乏了,有馬騎總歸是好的,便也都沒有拒絕,道了聲謝,隨後就揚長而去。

等他們到了不失居,把馬交給了看門小廝,又說清了來歷。看門小廝見慣了這些事,便也知道該如何來處理,不需唐明逸再多言。

隨後幾人便跨入院中,卻正好與一個之前從未見過的潼城軍將軍打扮的人擦肩而過,問了小廝才知道,這便是潼城軍如今的都統趙將軍。

唐明逸原本以為此時劉娘子尚還在睡夢中,卻不想也這般早的起來做事了。一軍都統親自上門來訪,更加佐證了潼城就是由劉娘子做主的猜測。唐明逸便直往溫故的院子去,卻在門口被小廝攔下。

“大小姐現下不方便?”唐明逸也不惱,只規規矩矩地以門客身份問道。

“大小姐說唐先生一路勞苦,可以先回院中休息,待金巡檢也到時,再來一起用飯。”那小廝客氣答道。

唐明逸心下知道,劉娘子恐怕並不知曉此時的情況,只是不想讓手下人有先來爭功的行徑才給出了這樣的態度。於是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又回:“勞煩回稟大小姐,此行並不順利,金巡檢尚在城外處理一些麻煩事,我先一步來報知情況,頗有些緊急,不好耽誤。”

小廝聞言,說了句“唐先生稍待”,隨後便直接回去與溫故稟明情況去了。

實際上,唐明逸猜得對也不對,溫故擺這樣一個態度,的確是要表明不讓手下人爭功的態度,但並不是出於擔心的目的,而是隻擺出來給唐明逸看的。

不過這一夜她的確也沒閒著。

老趙在潼城南境與定宜郡相接的地方等候了許多時日,卻連半個連州來的訊息也沒收到。

直到昨日晚間終於迎來了兩個信使,便就快馬加鞭地將他們護送了回來,時間上大體是唐明逸等人在北邊前腳剛出城,後腳老趙他們就從南城門進來了。

問過之後才知道,這二人並沒有什麼正經的官職,若非要論,也只是右相馮仙兒的親信而已。

但既是連州來的,又是右相的人,如何都不能怠慢。溫故自然不好出面接待,便由劉著給接了風,本還要留他們休息兩日,這二人卻如何都不肯,只說替右相帶兩句話,帶到便算是完成了任務,即刻就要返回京城去了。

話也沒什麼特殊的,只說如今朝廷事多且雜,劉太守於潼城的事蹟朝廷已然知曉,右相記著劉太守的功績,待大局稍穩之後,必定再派人來專行嘉獎。

這些話都是聽著好聽實際無用的,但現下里又是無可奈何,南楚朝堂上現在還能站著,說話也最有分量的也無非是右相左丞這二人而已,可馮仙兒也好宋猶也罷,從規矩上來說都不能直接對一郡太守的褒貶有什麼官面上的說法。

原則上必須奏請南楚皇帝親自下旨,或者由陵光君出面才行。

右相私自派人前來,明顯是有些拉攏的心思,但到底不能大張旗鼓,就算有人知道了,日後拿這一件事盤出些門道來,她也能說是情況特殊,先由她出面安撫功臣,嘉獎的判定也都留給了朝廷。

雖然不合官面上的規矩,但也算不上特別嚴重的大錯,況且用朝廷的實惠賣自己的好,這種事,南楚朝中從上到下許多人私下裡都這般做過。除非右相的地位有了什麼變故,給了人落井下石的機會,否則這事並不能算什麼要緊的問題。

劉著自然也明白這些,於是從聖上到陵光君,從右相到這兩位信使一一感謝了一遍,隨後便也不強留他們,換了好馬,備上乾糧裝了酒水,又給二人一人添了十兩銀子的車馬錢,叫另一位統領帶兵親自護送到定宜郡去了。

從入城到出城,這二人停留了連兩個時辰都不到。溫故根本都沒來得及見上一面,也就只好作罷,只將老趙叫回了不失居中做了新的吩咐。

無非也就是對跟著老趙的一千梁州軍做一個安排而已。老趙帶著這些人在外面風餐露宿了好些時日,原本以為該要回城中稍作休息了,卻不想接了新的任務。

溫故只要他們既出了城就不要再回來,暫時往潼城西邊的林子裡找個合適的地方駐紮,卻不能以潼城軍的名義,更要避人耳目。

老趙一開始還有些不情願,倒也不是怕辛苦,只是覺得前面這個差事實在太過無趣,臉上表情也很是彆扭。

於是溫故便直接告知他周通這幾天做的事,現下城外那些梁州軍手裡面有不少好東西,要老趙帶人在城外與他們做一個匯合,兩邊把東西送一部分回來,剩下的分一分權當犒勞了。

老趙聽了只覺得這樣好的差事要周通得了,連呼可惜,又與溫故說日後再有這般好的事可千萬要大小姐也想著點他。

溫故笑著應了,只說周都統剛好也在晚間回來了,此時正在外院廂房裡睡覺,叫老趙去喊醒他,問清楚城外的人具體在什麼地方。

老趙這才喜氣洋洋地出去了,而方才唐明逸見到他時,他剛與周通商量妥當,準備再次出城佈置安排去了。

溫故這才能安心來想連州馮仙兒送來的這個訊息。

這一些事,合情理但卻不必要。事情本身其實沒有什麼需要想的,要想的是這一次與上一次的區別。

連州這兩次對劉著的態度完全不同。恐怕變化都來源於她在潼城做的事。

可這些事的傳遞,無論是人力傳遞還是信鴿之類的,一來一回要花去不少時日,就算連州有反應也絕對不會這麼快。

果然就只剩下一種可能。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