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陵光君廟(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中一個護衛立時回道:“我去追。”
此話一出,這名護衛剛要直接行事,卻被唐明逸止住:“不忙,山匪既然有佈置,就不會只是這一道而已。方才那人未必看出我等身份,就先將附近做一番簡單的查探,看看是否留下些行蹤之類的。”
唐明逸說的心不在焉,也當自己在行使一些不失居門客的便利,繼而將這十餘人分為三隊,邏卒和潼城軍各自往兩個方向去做探查,而唐明逸則帶著護衛們留在廟中,美其名曰防止賊人去而復返再做埋伏。
另外兩隊有什麼不滿,他自然是不管的,只是盯著廟中的陵光君座像,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待確定旁人已經走遠,終於有個護衛開口問道:“殿下看出什麼了?”
“這是世祖時的制式,離現在有些時日了。”唐明逸仍然不動,只說了這樣一句。
楚世祖在位時,陵光君廟是隻能由朝廷興建的,且一系列的祭拜行為大多隻能由大楚皇室內部,和一些連州中身居高位的官員參與。
民間雖然知道這位神祇的事蹟,但畢竟沒有人親眼見過,也就對她的容貌外形一概沒有了解。
當年杜興之亂的餘禍延續了五年,除了各地時有出現的匪患之外,甚至還有因為大旱引發而來的饑荒,百姓雖然免於兵禍,但生存卻也十分艱難。
久而久之,對於陵光君的祈福範圍逐漸擴大,民間也開始根據朝廷祭祀當中流傳出來的種種細節,自發的為她建廟。
當時,南楚朝廷對這種行為持支援的態度,加之之後連續兩年的豐收,和南楚境內逐漸穩定的局勢,陵光君的聲望也就隨之日盛,一時之間,整個南楚從連州到諸郡,從縣中到各坊,甚至在有些大族自己的宅院之內,都修建起了大小不一的陵光君廟。
然而各處所求都不相同。常旱的求雨,常澇的祈晴,考功名的求文運宏開,練武之人求武運昌盛,甚至人丁凋零的來求子,積年的賭徒也來求翻身。
總而言之,到後來,天下的事從大到小沒有一件是陵光君不管的。
於是各地的陵光君像迥然不同,或坐或臥,或老或幼,或慈眉善目懷抱童子,或橫眉冷眼持戟握槍,更有連男女性別也都改了,甚至還有直接將百獸特徵與之融合的。
本來南楚朝廷對這一情況聽之任之,甚至加大了每月祭祀的陣仗,又給民間添了一把柴。
可隨著陵光君聲望的鼎盛,這件事在各地逐漸又有了新的變化。
有許多地方的山匪水匪、大族勢力,以陵光君座下之誰誰的名目悄然聚斂錢財,有些懷有異心的,甚至公然對抗南楚朝廷。
而這些人被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了一些影響,雖然不至於讓南楚陷入到什麼過大的危局當中,卻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迫不得已之下,南楚朝廷只能下令,陵光君廟只能以朝廷准許州郡修建的為準,民間不能私自建造。而後禮部又專門劃定了規制,這一混亂的情形才終於得以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