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吐蕃盟誓之事,這不是李二一個人的事。

因此……

很快李二也就把宰相們都召集了起來。

然後專門針對這個問題,看看其他人都怎麼想的。

這一刻,房玄齡,高士廉,魏徵,長孫無忌,岑文字,楊師道,侯君集等人一一在列。

當然,真正負責說話的,也就那一兩個而已。

比如說魏徵這老東西,便不鹹不淡地道:

“這些戎夷蠻狄向來是反覆無常,只怕這盟誓,說不定是有詐。”

“只不過……”

“如果真能依靠如此,就能讓大唐百姓安寧,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魏徵向來堅持外族之地‘無用’論的。

而且,他反對將外族遷入內地進行安置。

民族政策相對保守,只要你不來打擾我就行。

但他跟房玄齡一樣,如果能不打仗,那最好。

而房玄齡也是道:“自大唐立國以來,邊疆征伐不斷,如果只是盟個誓就可以換來太平,我覺得,大可以一試。更何況,如今連公主都不用了。”

侯君集卻是道:“就怕是假裝盟誓,背地裡等我們放鬆了警惕,搞偷襲。”

“這個叫做魏硯的人,誰都不知道可信不可信。”

對啊!

所有人都覺得,這魏硯太可疑了。

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

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蹦出來的。

倒是高士廉道:“上面的要求說,雙方要開闢出可以互市的地方來,這我覺得沒問題。”

“可只允許對方在日月山修石堡,而我們不能,這一點我不能接受。”

岑文字:“如果那樣的話,那對方是想打我們,就打我們,而我們只能被動地捱打。”

不過這談判嘛。

一般都是這樣。

先開出一個對方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然後雙方再慢慢地聊。

針對岑文字這話,侯君集便道:“我覺得,對方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吐蕃真要打,那我懇請陛下讓我帶兵,滅了吐蕃。”

滅滅滅,房玄齡心想,我當這個左僕射容易嗎。

你出征的錢糧從哪裡來?

李二見剩下還有人沒說話,便道:“長孫無忌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之前差點失去帝心,還好陛下最後啥都沒說,現在他只想低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