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還有兩個買家來看店鋪,一個開價一百五十兩,一個開價一百七十兩,均被陶老闆罵跑了。

楊初意疑心這是陶老闆找來的託,可看著又不太像。

若是託的話哪會幾句話就跑了,也該慢慢磨價,然後開到超出二百兩,讓楊初意他們形成“我不下手就沒了”的心理才是。

武大叔也怕楊初意因誤會而著急出高價,不動聲色給她遞話頭,“這老壽頭和長命葛還真是有趣哈,哪有香燭店哪就有他們倆。”

方至誠問:“他們倆經營什麼的?”

武大叔擺手,“改天再說,今天這種大喜日子不說這些不想幹的事。”

陶老闆眼皮都沒抬一下,從頭到尾就是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可他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對小年輕竟沒講價,直接就說二百兩就二百兩。

更出乎陶老闆意料之外的是,他們提出要去他新店挑些陶瓷碗筷。

陶老闆一聽有生意上門,哪有不應的,忙將人往店裡引。

武大叔見雙方已經說定,便先回去做事去了。

到了陶老闆的店後,楊初意充分發揮了選擇困難症的特點,而且每樣東西都看得異常仔細又異常挑剔。

方至誠一副窘迫又無奈的樣子,引得陶老闆好一陣同情。

方至誠先是詢問陶老闆那店鋪周圍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後又謙遜地向他討教經營之道。

陶老闆見對方一臉板正,態度謙卑,不像故意溜鬚拍馬討好他,便似一個成功者一般,洋洋灑灑說了許多。

他中途添了五大壺茶水還嫌不夠盡興,未能將自己大半輩子的榮光說出一二。

等楊初意來說都挑好了時,方至誠已經是一肚子水了。

可人家陶老闆可不一樣,他餘光可是將楊初意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的。

楊初意挑選得很認真,雖說挑的是粗碗、勺子、小料碟,但架不住量多,另還有好些壇甕茶杯醃菜缸呢。

陶老闆如今想往高檔些的瓷器行業發展,可原來這批貨又捨不得賤賣,所以看到這情形心裡別提多美了。

最後算錢時,陶老闆直接給他們打了個對摺。

雙方都滿意,當即去衙門將鋪子辦了手續。

雙方告別後方至誠急忙拉著楊初意回了店鋪那裡,什麼也不說,直接鑽進茅房放水。

楊初意笑得不行,可還是貼心給他打水洗手。

方至誠十分難為情,連忙轉移話題。

“意娘,我都打聽清楚了,陶老闆說其他倒還好,就是香燭店老闆比較霸道,你東西往外擺一丈,他能在前頭擋著多擺一寸。”

“別家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