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漁對溫望的瞭解,外面絕對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木漁匆匆跟著溫望走出房門,看到客棧大堂的情況時,不由得愣住了。

客棧里人很多。

這不是問題,昨日換糧時候估計擠了得有一百人,平時也有那麼二三十人零星待著,即便這時候天剛亮時間也早,這也不足以讓木漁愣住。

客棧大堂裡有著二三十個人,其中一半都是女的,年紀從五六歲到三十多都有。

木漁還是第一次在鎮上見到這麼多女人。

這些女人在她出現的第一刻便都朝她看來,或者說,都朝她臉上的疤看來,顯然她們是靠這個來認人的。

一個昨天下午坐在一起說過話的男人站出來說道,

“木姑娘昨天收了一個女孩,這不,今天來的這些也都是苦命人,姑娘那裡還缺不缺媳婦?”

他話一說完,那些女人們便紛紛開口,說些“給條活路”“收下吧”“可憐可憐我們吧”之類的話。

木漁一時沉默,明白過來,這是昨日收下衛二孃帶來的蝴蝶效應。

缺媳婦肯定是缺的,不但缺女人,也缺男人。

但弄成這樣就有些過了。

這些人看起來一副不達目的不肯離開的模樣,好似只要她說一聲不要,立刻就會有人跪下來求她。

她知道這是有心人攛掇的,不然昨天下午的事情不至於只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變成現在這樣。

但意外的,這事對她來說也不全是件壞事。

他們要糧,她想要人。

甚至還稱得上雙贏。

“跟我們回去,或許就一輩子生活在大山裡,一年到頭辛苦種地,你們真的願意嗎?”

“只要能吃上飯,我們願意!”

“我們能幹活!只要有活路!”

木漁不知道,她們說的都是發自真心地,男人什麼樣她們不在意,也在意不了,只要能養家就行了。

好的年景可能還會計較長相、年紀,如今這災年還計較個屁,能有口吃的便是好人家了。

木漁看她們一個比一個堅決,無奈說,

“既然都是願意的,那就都先留下吧。

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不願意的,不誠心的,愛搞事的我們是不要的。”

那男人立刻笑道,

“你放心,她們都是老實人,沒有那等子不守規矩的。

真有那等壞心的,莫說木姑娘不願意,我們更不願意她敗壞遠山鎮的名聲!”

到了這一步,木漁懶得再說什麼,轉頭吩咐了宋高和武婆子去確認記錄這些人的情況,她則和替這些女人說話發聲的男人一起坐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等待結果。

木漁對這男人有點兒印象,但不多。

不記得他的名字,只記得他也姓孫,不知道和之前給他們帶路的孫二有什麼關係,他看著比孫二年輕一點,便暫時稱呼他孫三好了。

孫三兩次都在她這裡買過糧食,一次三十斤,一次十斤,不怎麼愛說話,沒什麼存在感。

沒想到不是不愛說話,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一直憋著給她玩了個大的。

“你怎麼想到做這個的?”

木漁問他。

“姑娘莫生孫某的氣,孫某此次也是無奈為之,都是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