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者,國之根本也……”

大寧小學的先生,這一次有些講不下去,坐在最後排的胖子,可謂是厚顏無恥之徒!

這幾日他天天來,一節課都不帶落下的,中午還要帶著旁邊的飯桶去食堂大快朵頤!

偏偏這死胖子臉皮極其之厚,無論說什麼人家都樂呵呵地應對,絲毫沒把自己當外人。

這下可好,除了他跟那飯桶,又帶來三個混飯之人!

那中年人長得英武不凡,可為何要來咱大寧小學混飯?

您對得起您那一身錦衣玉袍麼?

至於剩下那二位,一看就是習武之人,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是真的要吃垮小學食堂不成?

“張二楞!你怎麼又帶外人來小學?”

“先生,這不怪我……他們死皮賴臉要來的……”

張二楞心裡苦,不曾想自己的一時善舉,竟然引來了五頭餓狼!

不,其中一位是餓豬!

朱高煦正要動怒,卻見朱高熾起身行禮道:“先生勿怪!只是您講的農學太好,我這才請父親和兩個弟弟來聽課。”

“先生若是有意,可以去北平府講課,一切待遇可以高於大寧衛雙倍!”

聽聞此言,那先生緊皺眉頭,隨即冷笑道:“好啊!除了蹭吃蹭喝以外,還想忽悠老夫了不成?”

“咱大寧衛,好人家誰去小學食堂蹭飯?幾個來自北平的街溜子,還敢妄稱大戶人家?”

“再廢話,以後就滾出小學!”

朱高熾尊師重道,這些天他在小學聽課,可謂是頗有感慨。

小學所教授的科目,就沒有多餘的知識。

小到數算常識,大到做人道理,野外急救,包含科目之多,更是朱高熾聞所未聞。

“大寧衛能如此富強,正是因為後繼有人!”

“這些小學生培養起來,到了各行各業便都是有用的人才!”

“遠比那些最後讀死書,沒了功名便一無是處的儒生強!”

朱高熾看了眼朱棣,發現父王聽得同樣認真。

治大國如烹小鮮,很多事情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文火慢燉,沉澱積累。

“先生教訓的是,我等聽學不聞。”

先生這才滿意點頭,繼續講授農學之道。

“應對蝗災,你們可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