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穿衣,人之根本也!”

“若想國富民強,農工商皆為本也!”

“汝等今日所學,日後定要報效寧王殿下,報效大明!”

小學之內,朱高熾正襟危坐,聽得遠比孩童們更為認真。

臺上那先生雖然好奇,這麼大個人了,還恬不知恥想要來混飯,可身為師長,他並未多說什麼。

“農學,除了廣義上的種地,實則分類多樣!”

“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都是增加產量的重要學說。”

“至於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等,則能夠有效防控糧食蟲病之害。”

“你們學習農學,除了要讓自家的地廣增產量外,同樣要讓天下之地,增產增收!”

朱高熾目不轉睛,他相當清楚,臺上之人講學的重要性。

增產增收,對於大明而言太過重要!

寧王叔給予的良種,卻並未被太多地方官員當回事。

北平便是其中之一,因為父王的緣故,寧王叔的良種被防止倉庫不管不顧。

唯有朱高熾平日裡喜歡種些東西,算是自娛自樂。

那玉米的香甜,簡直令他難以忘懷。

可最後卻還是沒有在北平推廣耕種。

再看看如今的大寧衛,連小童們都已經廣泛學習農學。

至於北平,少補人還捧著儒家經典不放,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

連特娘飯都吃不飽,黃金屋有什麼用?

“至於咱們大寧衛,耕地在關內,關外大部分地,則可以用於做什麼?可有同學知道?”

先生髮問,臺下的小童們踴躍舉手。

之前帶著朱高熾來此地的小童,被先生點名。

“張二楞,你來回答吧!”

“回先生,我大寧關外之地,多為草場,可豢養優質家畜、家禽!提供肉、奶、蛋、皮毛等畜產物!”

先生滿意點頭,示意其坐下。

“不錯!沒有一塊地是荒廢之地!只有不懂得利用之人!”

“汝等要清楚,這土地的學問同樣重要!”

“誰人也不可輕視我農學!你們更要心懷敬畏!須知,真正的大師,時刻保持著學徒之心。”

小童們起身,衝著先生躬身行禮。